当前位置:首页 > 安全保健 > 卫生保健
卫生保健
健康“童”行 春季保健知识
发布日期:2025-3-17   点击:127

健康 春季保健知识

 

春季是儿童传染病高发的时期,昼夜温差大,孩子们抵抗力低,让我们一起加强传染病的防范意识,共同守护孩子们的健康。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人群普遍易感,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以3岁及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传染源是手足口病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手足口病传染性强,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也可经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和密切接触传播(口鼻分泌物、疱疹液、被污染的手及物品)。

手足口病起病急,主要症状有发热,口腔黏膜出现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等,可伴有咳嗽、流涕等症状。轻症多在1周内痊愈;少数病例会有脑膜炎、肺水肿等严重并发症。

预防措施:1.做好个人卫生,尤其是手卫生。2.不与他人共用毛巾或其他个人物品;不接触患者及其污染物品、污染环境。3.做好物品清洁和消毒。儿童玩具和物品应定期清洁消毒。患者的呕吐物、粪便及污染物品、污染环境,可选择中效或高效消毒剂如含氯(溴)消毒剂。需要特别注意的是,75%酒精对手足口等肠道病毒无效。4.保持居室卫生,勤清洁、常通风。疾病流行期间,不带儿童去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5.建议6月龄-5岁儿童尽早接种EV71疫苗,低年龄儿童尽量在12月龄前完成2剂次接种程序,1岁及以上儿童越早接种越好。

腮腺炎包括流行性和化脓性两种,分别由腮腺炎病毒感染和细菌感染所致。流行性腮腺炎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少数通过用具间接传染。流行性腮腺炎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

该病主要表现为腮腺肿大、疼痛,可能伴有发热、头痛。这种疾病本身并不可怕,但可能引发并发症,加重病情。该病毒除了侵犯腮腺,还可侵犯神经系统及各种腺体组织,引发脑膜炎、睾丸炎、卵巢炎等,影响孩子生殖系统健康和身体正常代谢。孩子患病后如果没有并发症,一般一周左右可自愈,愈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

预防措施:1.没有接种过疫苗的孩子,若没有相关禁忌证,应当及早补种疫苗,增强免疫力。麻腮风疫苗,能够有效预防麻疹、风疹和流行性腮腺炎三种急性传染病。2.孩子已经患病,应该进行隔离治疗,并对患儿使用过的玩具、餐具等物品彻底消毒,降低交叉感染风险。3.在腮腺炎等呼吸道疾病流行高峰期,家长要少带孩子去人群密集的场所。4.平时帮助孩子加强消毒和手卫生、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如饭前便后、接触脏东西后要及时洗手,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5.注意劳逸结合,合理作息,鼓励孩子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增强抵抗力。

春季防过敏:春季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增多,容易引发过敏性鼻炎、哮喘、皮肤过敏等症状。

预防措施:1.过敏体质者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尤其是花粉浓度高的时段。2.外出时佩戴口罩,回家后及时清洗面部和鼻腔。3.保持室内清洁,定期清洗床单、被罩等。

上篇:高度警惕一种病毒的集中暴发
下篇:没有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