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科研 > 课题教研
课题教研
大二课题个案记录2013.3-2013.6
发布日期:2013-6-26   点击:1994

班级:   大二班                           观察者:  蒋铮         

时间:  2013 3 29    星期   

地点:教室

观察对象:清清

     

美术课上,我请孩子们根据自己采集的朴素、不起眼的小石头的形状进行大胆想象,并用色彩鲜艳的颜料和橡皮泥来装饰,自己铺出一条鹅卵石小路。沈逸清和包泽凯选好石头和彩泥开始你一块我一块地铺起小路,突然,他们两发生争执:“这块石头放这边,这条小路要转弯了。”包泽凯将沈逸清放好的石头搬动了。“我放得好好的,你为什么不经我同意随便乱动呢?”沈逸清生气了。“园林的这边有个小水池,需要绕路走哦!”包泽凯连忙解释,“原来是这样,那好吧,我们就转弯吧。”沈逸清善解人意地同意了。

           

在进行一系列欣赏苏州园林的活动后,孩子们知道了鹅卵石的路面有各种各样的图案,各不相同。对于成长于都市的孩子们来说接触自然的机会比较少,成人眼中普通的沙石在他们看来充满了生命力。考虑到大班孩子已具有一定想象力和创造力,所以我带领他们采集一些朴素、不起眼的小石头,让他们根据石头的形状大胆想象,用色彩鲜艳的颜料和橡皮泥来装饰,自己铺出一条鹅卵石小路。孩子们在创作时大部分的时间是井井有条的,大家分工比较明确,但是小组成员之间也发生了一些争执,但都能自己协商解决。孩子们体验到接触自然、合作创作的快乐。

最后,我请孩子们大家互相欣赏作品,也让他们有了集体完成作品的成功体验。这样有趣的自由探索活动是符合大班孩子的年龄特点的,也是适合孩子的最近发展区的。活动中充分发挥了幼儿的自主性,也体现了新的教育观。在活动中,孩子的综合素质得到发展。这样既让幼儿体验到接触自然、合作创作的快乐,又增强了他们在不同材质上进行美术活动的能力,发展了想象力和创造力。

个案观察记录

班级:   大二班                           观察者:  蒋铮         

时间:  2013 4 15     星期 

地点:阅读区建构区

观察对象:桐桐

     

苏州是个水多桥多的城市,为了萌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为自己是苏州人感到骄傲。我引导幼儿认识苏州各种各样的桥,了解一些苏州有特色的桥。并请家长和幼儿一起亲子合作经过自己的想象、创作,做出立体的桥。周末刚过,孩子们兴致勃勃地拿着自己的作品给小朋友观摩。曹语桐用硬纸板配合塑料片做了最小的引静桥,吴亦简用牛奶盒做了人民桥,李宣赫用木头积木粘出了宝带桥……还有一些家长打印了各种平桥、曲桥、拱桥的图片让大家欣赏。

 

           

我们将家长搜集的各种各样桥的图片放在阅读区中,并为搜集的图片打上了文字,引导孩子进行文字配对游戏。通过欣赏各种各样的图片,了解了园林中的各种类型小桥。作为延伸活动,将在下周将这些图片制作成拼图游戏,摆放在益智区,让孩子们动一动,想一想,加深孩子们的印象。

在建构区中,引导孩子们选择风格各异的纸质引静桥、木质宝带桥等,配合使用各种积木来搭建苏州园林,搭建苏州城区。通过一系列活动,孩子们对苏州园林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个案观察记录

班级:    大二班                     观察者:    沈源   

时间:2013 4 18    星期  三

地点: 美工区

观察对象: 卿卿

     

美工区提供了橡皮泥及各种假山图片,通过之前的集体教学活动小朋友知道苏州院里的假山有“瘦、皱、漏、透”的特点,在孩子们的眼中假山的造型像各种动物及日常用品,如狮子、大象、拐杖等等。今天,小朋友用橡皮泥来捏假山。卿卿把一团红色泥放在泥工板上,双手伸长用力的地搓着泥团……一会儿她就又搓出了一个个长条,她高兴极了,在那儿一边玩,一边看,一边开心的自言自语起来。过了一会儿卿卿小心翼翼地在上面用手指戳出一个个小洞,完成后她拿着作品蹑手蹑脚地走到我身边,告诉我她做的是像水母一样的假山。

           

卿卿非常喜欢玩橡皮泥,在平时的活动中,她常常会做出很多不一样的作品。让幼儿在创作作品的过程中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审美经验,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  

面对孩子的创造过程,面对活动的师幼关系,我们要做的是:给予孩子更多的自主空间,给予自己更多的观察机会。无论孩子最后能够拿出一份什么样的作品,老师要能在这份作品的创作中及时捕捉到孩子的“成长需要”,对这种创作精神给予正确的认可和肯定,再加以适当的启发,让孩子尝试着把自己正在创造着的作品与已有的认知经验进行“链接”,拓展更多的思维空间,以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和操作乐趣。

 

个案观察记录

班级:    大二班                     观察者:    沈源   

时间:2013 4 26    星期

地点: 益智区

观察对象: 怡怡

     

今天在进行区域活动的时候,一些孩子选择了益智区的拼图,这个玩具是结合课题大班幼儿欣赏苏州园林投放的拼图,拼板较多需要集体合作拼搭。孩子们对拼图很有兴趣也很有耐心。一开始,孩子们都在安静地拼着自己手中的拼图,过了一会儿,怡怡开始烦躁起来,她面对自己手中较为复杂的宝带桥拼图有些失去耐心。 

这时,她向我走过来说:老师,你能过来帮我拼一下吗?我走过去,轻轻地对她说:怡怡,老师不能代替你拼,你要自己完成。她一听,皱起了眉头。我坐在她身边对她说:怡怡,老师坐在你边上看你是怎样完成的,好吗?老师相信你。怡怡听后继续拼图。我见她大概拼出了头绪鼓励她说:怡怡,你真棒,都已经拼好了这么多了,你看桥洞离我们远近不同,桥洞的大小也不同,我们可以从大到小来选择拼图,老师相信你们一起合作一定能拼完。说完,她原先皱着的小眉头舒展了很多,高兴地点点头,继续拼了起来。

           

怡怡小朋友性格内向,做事情缺乏耐心和自信,对于一件事情的专注力总是不能很持久地保持,遇到困难时会习惯求助于别人,所以当她在完成一件事情的时候教师应耐心指导并给予鼓励,坚持要她自己完成,体验成功的喜悦。除此之外,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内容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怡怡今天拼的宝带桥图片,很明显桥洞的排列是有规律的,因此我们可以抓住远近的特点进行拼图。通过将桥的图片制作成拼图投放到益智区,有利于让幼儿自发的对苏州桥的特点进行观察、比较、讨论。

 

个案观察记录

班级:    大二班                     观察者:    沈源    

时间:2013 5 15    星期 三  

地点: 建构区

观察对象:洋洋

     

建构区里大部分都是男孩子,他们设定的主题是苏州园林,于是大家都兴致勃勃的参与苏州园林建构中,他们在没有设计图的情况下边商量边搭建,合作水平又有了提高。徐景洋在搭建的过程中选择了用薯片桶当苏州小桥的桥柱,并很快发现了一个问题,薯片桶太轻容易倒。“我们搭了一座爱倒桥。”他说。我及时提问:“为什么用薯片桶搭的桥爱倒?怎样才能不倒?”孩子们忙着搭建,没有太关心我的问题,只是更加小心地走路、拿积木,靠自己的小心保持大桥的稳定。他们用薯片桶、积木这两种高度的物品做高架桥的桥墩以保证高架桥能渐渐变矮与地面相接。最后,徐景洋还带领其它孩子一起用各种围墙装饰性划分开亭子、假山等不同景物。

           

   本活动旨在充分利用苏州园林的这一本土教育资源,实现教育目标。通过之前对桥的探索,激发了幼儿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通过对桥结构、形态的观察,旨在发展幼儿的审美能力。活动中,徐景洋选择了辅助材料薯片桶来做桥墩,遇到了问题。游戏结束后我和孩子们一起讨论怎样让薯片桶变得更结实,他们提出可以在桶内加一些重物,以保持薯片桶的稳定。

 

 

个案观察记录

班级:   大二班                           观察者:  蒋铮         

时间:  2013 5 21     星期   

地点:教室

观察对象:宁宁

     

苏州盆景艺术具有自然纯朴的风貌,生动活泼的形象,变幻莫测的手法,它以浓郁的生活气息,强烈地感染着人们。经过老师的介绍,小朋友都对苏州园林中的植物、盆景有了一定的认识,在去园林参观后,主动地把拍摄的照片带到了班级,和大家一起分享,对制作盆景产生了浓郁的兴趣。所以我请孩子们收集塑料盆、树枝、彩纸、橡皮泥及一些支架等材料。刘伊宁带来了树叶和鲜花,洪佳奕带来了许多树枝,因为制作盆景比较难,所以孩子们共同协商把这些材料放在美工区,老师能更细致地指导。

           

我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盆景的图片,选择用橡皮泥、树枝等合适的材料进行盆景制作。提醒孩子们盆景的布置要有高有低,有疏有密。刘伊宁等领悟力较强的孩子选择了合适的树枝并及时做出调整。在这些“树干”上,用彩纸或者橡皮泥粘做成“树叶”和“花朵”。但也有一些能力较差的孩子,如郦晓俊就把盆景完成得有些像插花的形式。

我还通过谈话、讨论等活动,让孩子们知道了平时园林中能够有美丽的景色,离不开在园林中辛勤工作的园艺工人,教育幼儿参观园林的时候要注意不乱扔垃圾、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个案观察记录

班级:   大二班                           观察者:  蒋铮         

时间:  2013 6 3    星期   

地点:表演区

观察对象:全体幼儿

     

上周五我们全园进行了义卖和亲子绘画活动,虽然有点下雨,但每个孩子们都积极参加活动,献出了自己的一份爱心,度过了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六一节。回到班级后,家长和孩子亲子合作在T桖上画出了苏州园林里的小桥、亭子和假山,造型各异,色彩丰富。随着欢快的走秀音乐,孩子们做起了时装模特,赢得了阵阵掌声。由于孩子们有点紧张,走台速度很快,家长们来不及拍照,感到有点遗憾,

 

           

我们请孩子们将富有特色的苏州园林T桖保存好,在大班毕业典礼上表演老师精心编排的节目:时装表演秀加手语歌舞《放飞梦想》。除每天全班一起表演外,我们还在表演区对幼儿进行个别辅导。每个演员都在很认真地进行表演,特别是一些女孩子,就像一个“小时装模特”,边走边摆出不同的造型,有单人,也有双人的。老师提醒他们每个造型要停足三秒时间,让摄影师来得及拍照。精彩的演出赢来了阵阵掌声,孩子们表示还要回家表演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看呢,相信毕业典礼上孩子们将赢得更多的掌声。

 

 

 

个案观察记录

班级:    大二班                     观察者:    沈源   

时间:2013 6 8    星期

地点: 教室

观察对象: 林林

     

通过之前对苏州园林中鹅卵石、门洞、假山、桥、亭子的欣赏,我想让幼儿结合这些元素画一画心目中的苏州园林。孩子们听了都很开心,有的说我要画像海马一样的假山,有的说我要画小飞虹廊桥。当我问到林林,你想画什么啊?林林说,我想画一个池塘,有许多小鱼。

在绘画活动中,林林按他自己的意愿进行了绘画活动。但我发现画面的构图有一些问题。他将假山画的很小很小,而将池塘中的小鱼画得很大,从画面未能读出绘画的是园林一景。

           

在活动中,我通过先想后说再画的方法来引导幼儿进行简单的想象画的练习。在活动中,林林能结合自己的意愿和知识、技能来进行绘画创作。但是他对苏州园林的特色元素并不感兴趣,而是痴迷于他一直喜欢的绘画小鱼,从他将小鱼的造型放大,将假山置之一边角落可以明显的看出这一点。对于此类幼儿,我想只有通过亲身走进园林感受其韵味,才能使他喜欢园林从而用画笔勾勒出园林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