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科研 > 课题教研
课题教研
苏州民间艺术文化(沈莉)
发布日期:2013-12-12   点击:3313

民间艺术是针对学院派艺术、文人艺术的概念提出来的。广义上说,民间艺术是劳动者为满足自己的生活和审美需求而创造的艺术,包括了民间工艺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和戏曲等多种艺术形式;狭义上说,民间艺术指的是民间造型艺术,包括了民间美术和工艺美术各种表现形式。 
按照材质分类,有纸、布、竹、木、石、皮革、金属、面、泥、陶瓷、草柳、棕藤、漆等不同材料制成的各类民间手工艺品。它们以天然材料为主,就地取材,以传统的手工方式制作,带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与民俗活动密切结合,与生活密切相关。一年中的四时八节等岁时节令、从出生到死亡的人生礼仪、衣食住行的日常生活中都有民间艺术的陪伴。 
按照制作技艺的不同,又可以将民间艺术分为绘画类、塑作类、编织类、剪刻类、印染类等等。 
从创作者的角度看,民间艺术是以农民和手工业者为主体,以满足创作者自身需求或以补充家庭收入为目的、甚至以之为生计来源的手工艺术产品。 
从生产方式看,民间艺术是以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以父传子、师带徒的方式世代传承的。 
从功能上看,它包括了侧重欣赏性和精神愉悦的民间美术作品,也包括了侧重实用性和使用功能的器物和装饰品。作品的题材和内容充分反映了民间社会大众的审美需求和心理需要,造型饱满粗犷,色彩鲜明浓郁,既美观实用,又具有求吉纳祥、驱利避害的精神功能。

丝线上的风情——发禄袋 
如意和合福寿双喜发禄袋。以如意造形为中心,将和合万年青、荷花、寿桃、石榴、蝙蝠、古钱等图案对称组合在一起,整体造型饱满、疏密得当。此件堪称是几乎涵盖了传统图案和造型的经典组合,集中体现了祈福纳祥追求生活美好的民俗心理。 
禄者,福也。后也指官吏的俸禄。 
江南人家悬挂在房门或床帐四周的装饰品,象征家道兴隆,好运常在。民间悬挂发禄袋的习俗起于何时已很难精准地查考了。 
乡村民众最初常以随手可得的各样植物如松柏枝、万年青枝叶(吴人称千年蒕)、古钱币、竹筷、丝绵、棉线等做成发禄袋,祈愿青春常在、长命百岁、子孙绵绵。 
汉时仲夏时节妇女有织长命缕,“文绣金缕,贡献所尊。 ”的习俗,后有端午“以五彩线篆符以相问遗,亦以置户牅帐屏之间。 ”的节俗。(《荆楚岁时记》)北宋时端午诸官员都用百索彩线结成“经筒”、“符袋”佩带胸前。这些经筒、符袋就是后来的香袋(香囊)了,古代还有将此物挂于床帐户牅的习俗。《孔雀东南飞》:“红罗覆斗帐,四角垂香囊。 ”这种香囊不是端午节物,因过去端午节后香囊是要远远抛弃的,以寓意瘟疫疾病远离。香囊垂于四角一是用来装饰,二是兼有熏香的功能。 
苏州自古蚕桑业兴旺,刺绣业十分发达,北宋以降,苏州刺绣不但能绣制服饰等实用品,而且还绣制观赏作品,明代绘画艺术出现了吴门画派,推动了刺绣向精细雅洁艺术发展,形成了闺阁绣、画绣。“兰闺彩伴,各赌针神,炫巽争奇,互相投赠。新制日增。 ”
在这样的背景下,最初用实物做成的发禄袋,逐渐演化成以棉布、丝绸为材,工艺上需要裁剪、刺绣,讲究图案寓意的吉祥物了,而且由于精心裁剪和刺绣可以保存很长时间,在家庭的重大活动中取出张挂在新婚洞房的新床上,或者新建住房的正梁上。有的人家甚至还用金属铜制成发禄袋,称铜发禄。

九连环(玩具) 
九连环,由九个用环杆相套连的圆环和一只长形的框柄所组成,故而得名。九连环简称’连环’,因环中蕴含着很深的数学原理,有助于培养人的逻辑思维,启发人的智力,巧妙地解套,故也称’智环’、’巧环’。巧环的品种很多,如鱼环、蝶环、蜻蜓环、凤凰环、锁环、壶环、钟环、塔环等,民间统称为’九连环’。 
玩具,在苏州民间一度称为’耍货’,其制作的材料大多为纸、泥、木、竹等,尽管花料不多、形制不大,有些成品还略见粗糙,但在文化生活较为贫乏玩具制作不太发达的年代,却仍然令人十分喜爱,为人们的生活平添上几分乐趣。由于清代时苏州耍货的生产和销售多在虎丘、山塘一带,故统称为’虎丘耍货’。 
木玩具 《花瓶.酒具》布玩具《少数民族娃娃》 
除了上述各种泥制玩具外,苏州民间还有车木、布绒、竹制、纸制、草制、铁皮玩具,以及戏剧玩具、玩具乐器等。其中车木玩具出自清末苏州西郊善人桥附近的塘湾里,最初以生产面棍和书画轴管为主,后有人试做响摇鼓、小木碗、木鸡蛋出售,再后发展出小转磨、木宝塔、茶具、套盅、套环瓶、转亭等产品,一般为白坯外罩一层清漆,偶见有染色的也只限于大红大绿两种色彩,显得朴实无华,找不到矫揉造作的气息,受到广大人民的喜爱。后来,苏州城内也开始制作这种车木玩具,品种有’青狮舞球’、’龙舟竞渡’、’渔翁得利’、’真假猴王’、’母鸟归窝’等,造型大多简练夸张,色彩也变得鲜丽明快,有的还带动作音响,成为新一代的车木玩具。可是,随着机械、电动、电子玩具的产生,这种车木玩具的吸引力减弱,销售越来越少,目前在天平山、灵岩山、虎丘等地偶或见有出售。 
竹制玩具主要有’空竹’、’扯铃’、’地黄牛’(地铃)、’竹蜻蜓’、’竹风车’、’竹纺车’、’竹龙’、’响风’、’土铃’等。其中玩空竹已成为我国精彩的杂技表演节目;竹风车、竹纺车以制作形象逼真,可以飞速转动而受人喜爱;竹龙不但造型生动,还能弯曲摆动;响风则利用物理原理,通过松香和麻线的摩擦,经音室扩音,能发出响声,富有异趣。这些玩具大多因陋就简,风格简洁明快,显示出民间淳朴浑厚的气息。 
草制玩具原为虎丘特产,它以麦管为料,通过手工编织成宝塔、扇子、荷花篮等造型出售。在色彩上多用本色,亦有染成红绿两色的,具有浓郁的乡土风味,到虎丘游览者都乐于购买留念。据1931年统计,当时生产草制玩具的小手工作坊有六十余家,约两百余人,产品曾销往美国。 
纸制玩具主要有纸拍球、纸面具、纸不倒翁、万花筒等,大多为一家一户小手工生产,20世纪40至50年代时销售尚可,以后便迅即淘汰,不再生产。 
戏剧玩具的产品主要有脸具、关刀、双刀、剑、戟、枪、矛等。它们多以木或木板为料,用胶粉沥出纹样,漆上红绿各色,有的还嵌上银光玻璃,缀上红缨,显得光彩夺目,很受男孩欢迎。 
布绒玩具的生产自1979年始,主要为承接国外来料加工。产品有熊猫、大白兔、小狗、青蛙、布娃娃等二十余种,当年加工总值便达25万美元。它以布或毛绒作外壳,内加填充物制成,造型以变形、夸张为主,十分逗人喜爱。 
玩具乐器的产品有小锣、小鼓、小钹、小笛、小喇叭、小木鱼、小胡琴等,为民族乐器作坊利用边角小料生产的副产品,在造型上有较强的仿真性,有的也能产生音响。20世纪60年代初期渐被淘汰。80年代中期起再度兴起,品种有琵琶、拉阮、月琴、编钟、吉他、小提琴等中、西小乐器十多种,其制作较为精细,并配有装潢美观的锦盒。它们统称为’微型乐器’,在国内外销售中颇受欢迎。 
苏州还曾生产过人力车、小灶台、小水桶、小水壶、小气艇等铁皮玩具和’魔方’、大娃娃等塑料玩具,可惜也是寿命不长,不久也就销声匿迹了。 
综上所述,苏州的耍货(玩具)尽管挡不住新兴机、电玩具的冲击,大多数被逐渐湮灭了,然而,它毕竟曾经有过历史的辉煌,毕竟对于吴地文化、乃至中国的玩具发展,对于丰富人民的文化娱乐生活,产生过不小的影响。当我们今天在追溯这一历史轨迹时,仍然对昔日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充满由衷的敬佩。

放风筝(玩具) 
放风筝,是我国民间的一种传统娱乐活动。每年正月半至清明节前和重阳节前后,是放风筝的最佳天气。在孩提时代,不少人都放过风筝。曹雪芹著的《红楼梦》第七十回,专门写有宝玉、宝钗放风筝的故事,可见一斑。 
风筝,最早称为“木鸢”、“风鸢”。相传,远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末期,公输般(鲁班)就制作过木鸢,他“削竹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楚汉相争期间,韩信曾用竹木绸绢制成大风筝,并用风筝上的笛声配合汉军大唱楚歌,引起楚军的思乡之情。唐代以后,造纸业兴起,开始用纸糊替代绸绢,故称“纸鸢”。五代时期的李业,在鸢首上装置竹笛,风入竹响,声似筝鸣,遂名为“风筝”。在苏州地区,各地均有放风筝的习俗,且男女老少都喜欢。因将风筝扎成鸟形,放飞上天,类似鹞鹰,故俗称为“鹞子”。 
鹞子的制作比较简单,并无多大技巧。在乡镇农村,十来岁的孩子几乎都会制作风筝,自制自放。如果要制作大风筝,则由大人来制作了。鹞子由三部分组成,即鹞头、鹞身和鹞尾。制作鹞子的材料,主要是竹、纸和麻绳。以细竹为骨架,扎成鸟、蝶等形状,糊上薄纸,斜缀以线,即可在田野或广场上放飞。 
制作风筝,分为八道工序。一是定样,设计风筝的式样和规格;二是选料,选用竹材、绸料及颜色;三是下料,截竹、劈篾、刮平;四是绑扎,扎成风筝骨架,特别注意两翼的平衡;五是贴糊,将绸布糊在风筝的骨架上;六是构图绘画,要求设色明快,对比强烈。七是组装,尤其是大的风筝,要按图组装,关节部分要灵活;七是拴角线,确定角线的长度和数量;八是试飞,看风筝能否平衡升空。 
草编(玩具) 
草编是我国最古老的民间工艺之一。从大量的考古资料可以证实,我们的先民早在旧石器时代就利用草、藤做成草绳,串入骨针,缝拼树叶、草丝做成“裙片”,作为御寒蔽体的衣服。在浙江河姆渡遗址和西安半坡遗址出土印有编织纹的陶片和陶器,说明人类早期草编盛器的出现至少不晚于陶器。 
地处江南水网地区的苏州,有着丰富的编织材料,蔺草、黄草、蒲草、棕榈叶以及稻草、麦草等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编织材料资源。 
纸团扇(扇子) 
纸团扇系从古代“沼扇”演变而来。明末清初时,市场上出现了一种“仿沼扇”,俗称“黑漆洋扇”,扇面用猪血乌煤打底,后为美观起见,改为贴金纸剪花,又称“贴金纸扇”。民国初年,由上海九华堂裱画店将“仿沼扇”改为圆形白纸扇面,采用国画印于扇上,被称为“纸团扇”。当时作坊有张天源、沈福泰、周石元、张天生等十多家。解放后仅苏州扇厂一家生产。 
纸团扇外形虽然简单,制作亦需十多道工序。尤其是其扇架,先要将竹片上部劈出宽窄均匀的细丝,充作扇骨,经装弓配弦,造型成鸭掌形,然后对其两面裱糊,用细长色纸或绢条沿边,再经晾晒等工序制作而成。纸团扇形式有圆形、长形、海棠形等,印上广告人物、山水、花鸟及民俗小调、歌曲等。此外,苏州民间还有油纸扇、纸板扇、排丝扇等。纸团扇由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俗雅共赏,轻便实用,价格低廉。闲时可就扇看图说戏,学唱歌曲,备受市民青睐。1980年后,由于高中档水磨骨竹折扇、檀香扇、绢宫扇、轻便扇、塑料扇等各种扇子大量上市,纸团扇在市场上渐渐消失,如今已成为人们心中的怀念。

珍珠工艺(装饰) 
珍珠,因产于蚌内,故又称蚌珠。用珍珠做成的各种工艺品,统称“珍珠工艺”。 
苏州地区,湖泊星罗棋布,河蚌丰饶,盛产珍珠。唐宋以来,人们利用珍珠圆润晶莹的天然特性,连珠成串,做成头饰、手镯、项链等工艺品作为装饰之用,在一些古籍中,还可看到珍珠衫、珍珠塔的记载。据隶属苏州的吴江市同里志记载,长篇弹词《珍珠塔》的故事就发生在同里。由此可见,在明代嘉靖年间,在同里已有“珍珠塔”这种工艺品了。 
板拼画(装饰) 
民间手工艺术产生于人民群众之中,在历史长河里,有的在时光里逐步消失,有的却在悄悄地产生。木板拼画就是悄悄地产生的一种。所谓“木板拼画”,就是用木板拼出来的美丽画幅。 
木板拼画既借鉴传统的稳重,又吸收现代的浪漫,使画面既形象又夸张,形成自己的特色。经过十余年的积累,木板拼画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图案简洁明快,色彩典雅大方。既有单幅的、双幅的,也有系列的。如“江南水乡”系列,用“小桥流水人家”的画面,配以春夏秋冬景色,极有水乡风味,显示了浓厚的地方色彩。此外“京剧脸谱”系列和“花卉”系列等,也各有特色。由于设计巧妙,构图新颖,木板叠拼,富有立体感和装饰感;再配以镜框,艺术效果极佳,在居室内挂上一二幅,显得非常雅气,真不失为一种新颖的民间手工艺术。 
制作木板拼画,关键在于构思设计,首先要打好草图,划好板面,然后做成块料,用心磨光,再施以色彩,待干后用胶水叠拼,最后配上镜框。制作材料主要是零星木板。建房、装修下来的余料,完全可以废物利用。工具有:三角尺、锯、刨、刀子、砂皮、胶水等。 
国画彩蛋(装饰) 
国画彩蛋,是利用蛋壳加以国画彩绘而成的工艺品。 
苏州历来有将蛋染红(俗称“红蛋”),作为婚嫁喜庆、生儿育女吉利礼品的习俗。大约自清代中叶起,有人受此启发,利用蛋壳圆润皙白、玲珑可爱的特点,在上面画出花样,制成摆设品在虎丘等旅游胜地出售,久而久之便成了一种新兴的工艺品种。到清代末期,虎丘僧人将此艺术品与当地农村种植的玉兰花等列为土产出售,尽管销路不错,但毕竟因当时产品的质量不高,品种不多,未引起更多人注意。 
国画彩蛋的制作以鸡、鸭、鹅、鸽等蛋壳为料,通常先要对蛋壳经过煮、洗、刮、磨,使其光洁无脂、滑润如玉,再将设计好的图案用色渲染,然后以“鼠须”、“狼毫”或富有弹性的兼毫笔勾勒,做到一丝不苟。色彩要鲜明纯净、浓淡相间,有时还要故意微微露出磁白玉润的蛋壳本色,才能取得较好的艺术效果。 
苏州民间工艺社在制作国画彩蛋摆件的同时,他们还曾开发出装有底座、套口的“蛋瓶”,内中插上一枝小梅之类,显得十分精致生动;在一盏微型玻璃挂灯中,他们安上一只彩绘的蛋壳,晶莹精巧,使人爱不释手。更有一种“立体画蛋”,将制作好的微型亭台楼阁、美人石树装入壳内固定,安上一只小灯泡,电路一通,壳外映出壳内景物,宛若月宫再现,真是饶有情趣,可谓别开生面。 
树叶画(装饰) 
树叶画是一种独特的民间绘画艺术,它巧妙地利用树叶形态各异的优美外形和自然肌理,将中国传统的山水、人物、花鸟题材绘于天然树叶上,把多彩的画面和谐地与树叶的自然美融会一体,营造出别具韵味、灵秀自然的艺术境地,给人们美的享受。 
树叶画以天然树叶为绘画载体,采用中国传统绘画技法,同样讲求笔墨韵致和用色,树叶千姿百态的优美形态又为民间艺人提供了灵活多变的画面构图,使作品别具意趣,耐人寻味,雅俗共赏。 
绘制树叶画,通常选取叶面宽大的植物叶,如茨菇叶、荷叶、芭蕉叶、泡桐叶、法国梧桐叶、白玉兰叶等,这些天然材料在苏州地区随处可采集到;另有许多生长于山区的野生树木,叶子外形奇异而优美,还有的是濒危树木的叶子,弥足珍贵,这些都是绘制树叶画的好材料。天然的树叶,肉质部分含有各种有机质,不能直接用来绘制,需经过碱化烧煮、草酸清洗等加工处理,把叶肉去胶使叶片脱脂软化,留下固化后的皮质和叶脉,方可在叶面上勾描施彩,题款钤印。完成后的一幅树叶画,优美的树叶外形和自然伸展的叶脉肌理融入笔墨淋漓、气韵生动的画面,把观者引入至美的艺术境界,再经过装裱涂塑入框,成为一件精美雅致的艺术品。 
麦秆画(装饰) 
麦秆画,是以麦秆为材料,经劈成细丝,粘贴成画的一种工艺品。 
麦秆制品在苏州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漫长的农耕社会中,先民们为适应生产、生活需要,选用麦秆编织“辫子窝”,尔后制作成遮挡烈日的草帽;编成扇子,既可驱赶蚊虫,又可扇起徐徐的轻风,遂成为人们夏季必备的用品。供小孩玩耍和祭祀的,更是花样百出,如“聚宝盆”、“麦秆姑娘”、“神鞭”、“一串钱”、“宝剑”、“斗香”、“麦秆船”等,成为民间极为普遍的手工制品。 
麦秆画的制作,经过众多有心人的努力,已经成为一个民间艺术门类。为保证麦秆画的艺术质量,顾双春等煞费苦心,特别在防蛀、防裂、防潮、防变上采取了许多措施。加上对装潢的重视,使太仓的麦秆画在艺术上更为完美。目前从事麦秆画制作的人员,约两百人左右。

通草堆花(装饰) 
通草堆花的制作过程:一、设计。略同于国画工笔人物、花鸟的绘画过程,但必须依照通草堆花的特点和规律,例如线条不宜过细,以免剪裁时容易折断。二、裱染。是一个预备工序,通过裱和染使通草便于制作。三、堆剪。四、衬底。五、绘画。六、装配镜框出售。 
通草堆花是一种平面的美术品,它的特色是:形象自然生动,设色鲜艳明快,造型简练,布局丰满,既有工笔国画的神韵,又因通草的特殊质地而有独特的绒感和近似浅浮雕的艺术效果。 
桃花坞木版年画(装饰) 
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是我国民间木版年画中的一朵奇葩。根据传世实物来看,它起源于明代,发展于清代雍正、乾隆年间,与天津杨柳青年画被称作’南桃北杨’,同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县杨家埠年画,并称为我国’三大木版年画’,闻名中外。 
桃花坞木版年画的特点是一版一色,构图丰满,造型夸张,色彩鲜艳,线条流畅,富有装饰性和朴实感,具有强烈的地方风格和民族特色。其内容丰富、取材广泛,有人物、山水、花鸟、时事新闻、民间传说,还有戏文故事及装饰图案等。尺幅规格有门画、中堂、条幅、斗方等。 
桃花坞木版年画的制作,可归纳为创作、刻版、印刷三道工序。在画稿完成后,刻工将画稿粘贴在梨木板上,称’上样’,一般将画稿分成线版和套色版若干块。然后刻工运用拳刀,根据画稿上的线、点、块,先后采用发、衬、挑、复、剔等技法刻作,达到线条流畅,图稿不走样。桃花坞年画是一版一色,分版水色套印的,印刷时先印墨线版,然后根据画稿的色泽再分版套色。年画通常用色为红、绿、黄、桃红、紫和淡墨等五六套色,无论套色版用色不同,印刷时都是均匀平刷,不分浓淡,但可用’环色’,即两种套色重叠造成复色,可丰富色彩的变化。在印刷过程中,印工则采用’模版’技法,使墨线版和套色版准确无误,使印刷的作品与原作不失真。再后进行装裱,一幅年画才算完工。 
灯彩(装饰) 
灯彩,象征着吉庆、象征着希望。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晚上,我国各地都有赏灯之俗,旧称’上元’,又叫’灯节’。 
灯彩的制作,要经过设计造型、扎架成形、裱糊灯身、绘画装饰四道工序。苏州灯彩之妙,妙在灯品不断创新,其形制有提灯、挂灯、摆灯,外形有各种亭台、鸟兽、瓜果等。从质料上分,又有无骨灯、鱿灯、珠子灯、罗帛灯、栅子灯、夹纱灯等,在其灯身又集剪纸、绘画,以及挂坠排须、流苏等多种工艺于一体,真个是造型优美、灯饰华丽、色彩鲜艳、花样出奇。有种龙灯,它长有7节、9节、11节、13节之分,其龙头巨口大眼,形神兼备;龙身绘以鳞片,纹饰精彩。舞动时,头逐珠转,身随势旋,动澜翻波,眼花缭乱,十分撼人心弦。又如走马灯,外形如碧瓦飞甍的亭台,灯壁内侧画有山水、花卉、人物等图案,点燃灯中心的蜡烛,始现出精美纹样。又因燃烛后空气对流,灯内壁自动旋转,循环呈现出手工绘制的’庆丰收’、’鲤鱼跳龙门’、’八仙过海’等吉庆图案或戏文典故,妙趣横生,民间用它作为’时运好转’的象征。1959年,全国花灯比赛时,苏州民间工艺厂制作的灯彩因独具一格,被命名为’苏灯’。 
1984年起,苏州制灯艺人大胆创新,独树一帜地采用传统装扎方法,制作出一个个如真人大小的各种人物,穿上各式服装,辅以道具,组成一组组造型,演绎出一段段如’孙武练兵’、’西厢记’、’白蛇传’、’双推磨’、’荷花仙子’等历史故事、民间传说。他们还把灯彩和现代机械、电子、灯光、化学等科学技术相结合,使灯彩造型能产生传动、升降、回旋、振动、跳跃、喷火、音乐等特殊效果,大大拓宽了苏灯的艺术表现领域和深度,达到了出神入化的水平。近年来,这种大型灯彩造型经常在全国各地举办展览,为丰富民间的文化生活起了不小的作用。1989年9 月,苏州灯彩首次走出国门到新加坡展览,该国总统黄金辉亲自剪彩开幕,艳美而新奇的展品在当地引起轰动,报刊及电视纷纷以大容量版面或黄金时段报道这次苏州灯展盛况。次年,苏灯又赴泰国展览,再获盛誉。在各种文化活动中,苏州常以灯彩为媒体,粘以谜语,名曰’猜灯谜’,游人赏灯射谜,极尽巧思,不亦乐乎! 
泥塑(雕塑) 
苏州泥塑有着悠久的历史。距今两千余年的苏州汉代墓葬中就已出现泥胎捏塑,经火焙烧的工艺陶俑,面部表情淳朴敦厚,手足粗壮,端庄稳重。具有生动朴质的特色。后来由于塑造对象的扩大,涉及内容的丰富,神佛塑像便成专门的一类。而其他则被人称为“苏捏”,另成系列。旧时习惯上又把它分为“捏相”和“耍货”(戏文泥人)两种。 
苏州的神佛塑像,最典型的代表作是甪直保圣寺和洞庭东山紫金庵中的罗汉群塑像。保圣寺中现存的塑像,据传系唐代圣手杨惠之所塑,神情逸宕,形貌如生,写心达意、精气逼人,虽经历朝粉饰,渐异原本,然古致犹存。可惜至今只九尊塑像和奇峰突兀、洞窟错列的塑壁残存,故俗称为“半堂罗汉”。东山紫金庵中彩塑神佛像,技艺精湛,形神兼备,以精神超忽,呼之欲活见长。塑像比例合度,神情各异,衣褶流转自如,质地分明。每尊塑像都表现出各自独具的特殊性格。特别是两侧十六罗汉像,据传为南宋时雷潮夫妇所制。康熙《苏州府志》载:“潮夫妇俱称善手,一生止塑三处,本庵尤为称首。”大殿后壁的关帝、文昌等八尊塑像,传是明代艺人邱弥陀所塑,虽技艺、形像略逊于前者,亦称佳作。最令人叹为神工绝技的是用泥质塑就的华盖、罗帕,视之轻盈飘柔,竟体现出真丝绫罗般的质感,色泽鲜润未褪,可见技艺之上乘。吴地的佛像雕塑,号称“苏帮”,历来与“徽帮”、“甬帮”、“宁帮”并称四大流派,名著全国。 
泥塑中的“捏相”,又称“塑真”。除头像外,身体四肢皆以香樟木做成,肢节可以活动,叫做“落膝骱”。当然,也有全身都用泥捏的。 
竹刻(雕塑) 
竹刻和其他雕刻一样,也有平面、立体之分。立体以雕刻竹根为主,向为嘉定擅胜。苏州则以平面雕刻扇骨为主。刻法有阴雕、阳雕、皮雕(留青雕)、摸雕、深刻浮雕和镂空雕等多种。 
阴雕分单刀浅雕及双刀深雕两法,宜刻行书。 
阳雕有平地深雕和破纹两法。山水人物及钟鼎文常取平地深雕来刻。破纹则以槽刀刻出轮廓破纹,不必铲地。 
皮雕,则以保留竹青或在竹青上分轻重微铲走刀,表现墨迹浓淡层次。 
摸雕,又称“毛刻”,用刀头形状分为三角、四角、六角不同的“宝剑刀”刻成,技术要求极高,堪称绝技。 
深刻浮雕,以嘉定地区为最,苏州少见有人尝试。远近层次清楚,人物极为生动。 
镂空雕,刻时先要钻洞,以切刀刻纹后再以尖刀挑空。明清时常见于扇边,因后来工艺改革,改以钢丝锯为工具,又可称作拉空雕。 
薄底阳纹刻,十分注重挑地。除光滑如镜的平地以外,还有沙地皴法、胡桃地皴法、棕皮皴法等许多处理技法。 
粉笔雕(雕塑) 
用质地疏松的粉笔作为雕刻造型的材料,在有限的柱体上雕刻出形态逼真、眉目传神的人物造型。这项独特的民间雕刻工艺,是苏州市第三中学教师黄文忠的创造。 
1984年,担任劳技教师的黄文忠,用粉笔作为劳技课雕刻工艺的用材,通过不断的尝试和琢磨,从雕刻瓶、罐、杯、碟之类的微型器物到形象生动、眉目传神的人物,逐步形成了一套粉笔雕刻的技法和经验,创造出了大量的粉笔雕精品。1988年,他创作了《八仙过海》、《黛玉葬花》、《十五贯》、《历代诗人名士》、《金陵十二钗》等一批长不盈寸、精巧生动的粉笔雕作品,获得了各方的赞誉,他的艺术创造激发了学生对艺术的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粉笔细长的柱体对表现人物动态有一定的局限,但因此也形成了粉笔雕的独有风格,人物造型洗练含蓄,富有装饰趣味,而五官、手足、服饰等关键部位雕刻精细、神情毕现。创作肢体动态的人物时,还必须采取特殊的组合雕刻工艺,使之天衣无缝、自然生动。 
粉笔雕的刀具是自制的。利用硬度适宜的废金属料,可以打制出各类专用的微型刀具,分尖头刀、方头刀和圆口刀,均细小如缝衣针。粉笔雕刻制好后,在上色前要经过特殊的处理,否则粉笔吸收颜料中的水分后质地会变松疏,不能长期保存。上色后再外罩清漆,以增加光亮度和起到保护作用。 
蓝印花布(织绣) 
蓝印花布,是一种通过手工印染方法制成的,具有蓝底白花或白底蓝花的花布,又称“药斑布”、“浇花布”、“蓝斑布”。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周代,就有“染人”和“掌染草”等用词,来表明从事印染和染料生产的人。秦汉时期,织染业已有很大的发展。蓝印花布就是秦代的“夹缬”印染法演进而成。 
苏州制作蓝印花布,始于明代洪武年间(1468-1698),由嘉定一带传入。清末时,苏州尚有专门印染作坊18家,每家有印台十多台到二十多台不等,每台日产量约可印布七八疋。民国后此业逐渐衰落,到抗日战争前夕,全城只有设在胥门的正源、怡源,设在朱家庄的恒义昌及分别设在皮市街、桃花坞、齐门的端源、仁和、茂元昌等七八家了,至解放前夕,苏州蓝印花布作坊仅剩下恒义昌一家了。 
蓝印花布的生产过程,可分为刻板、印花和染色。刻板前要自行制板,通常是用柿漆将6张桑皮纸层叠相裱为一厚张,干后在上面画上设计好的图案,然后用斜口小刀和各种口径的圆孔小凿如刻纸般按样刻出或凿出,刻好后的板子要涂一层桐油,既可增加板子的牢度,在印花时又不易透水。印制时,用刻有镂空花纹的纸板覆于布料之上,上涂一层防染药浆,再用刮刀轻轻刮动,使药浆从花纹的镂空处渗下,当揭开板子后,就能见到留在布上的药浆花纹。依此印一段,移一段,待整幅布印完、药浆干后,浸到靛青染缸里,搅拌取出,漂清,刮去防染药浆,这时,凡原有防染药浆处因染不上色,而成为白色的花纹,其余则成为蓝底,一幅蓝底白花的蓝印花布便完成了。另有一种白底蓝花的蓝印花布,制作则比较简单,只要在白布上放上刻有花纹的板子,直接刷染上靛青色便成了。 
蓝印花布的生产来自民间,它的图案设计也离不开民间的审美习惯,题材内容和其他民间工艺品类似,除蝴蝶、花果、碎花外,大多为鲤鱼跳龙门、狮子滚绣球等。 
发绣(织绣) 
发绣是按照刺绣的原理,运用头发光、滑、细、柔的特性,以及黑、白、灰、黄、棕的自然色差,以发代线绣制绣品。 
发绣和刺绣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据朱启钤《女红传征略》记载:’宋有孝女周氏,法名贞观,六岁而孤,年十三又丧母,痛无以报,遂结茅洛塘,于佛前矢心精进,刺舌血书《妙法莲华经》七万字,手擘发而绣之,历二十三年而竣。’这部发绣的经书历经四百余年,至明代时首卷亡佚,后有钱塘某宦侧室补绣之。又据叶燮《俞大家墓志》载,这部《妙法莲华经》到了清代康熙年间,补绣的首卷再次亡佚,海宁贞女俞颖应洛塘比丘尼的请求,又一次作了补绣。 
发绣的制作过程,和用丝线为材料的刺绣大同小异,但在针法上受到限制,一般多用切针、接针、滚针和缠针。传统的发绣也往往选择同一种颜色的头发来绣制,色彩比较单调,作品显示出的是白描的效果。如今,苏绣艺人能利用头发的色差来表现画面色彩,或以晕色的方法来表现物体的明暗,这种作品的艺术语言较之传统之作则显然丰富得多了。更值得一提的是,1982年4 月,苏州刺绣研究所把发绣和发刻艺术结合在一起,创造性地绣制成了一幅双面发绣台屏《寒山寺》。这幅作品宽30厘米、高24厘米,薄薄的尼龙绡上,用黑、赭、赭黄、金黄、棕红、银灰等色的头发,绣制出了大殿、回廊、钟楼、宝鼎等,重重叠叠,雄伟壮观;苍柏、古松、红枫、垂柳等参差其间,充分表现了姑苏城外寒山寺的美丽秋景。最为奇特的是,碑厅中只有黄豆般大小的碑上,两面各嵌有4根4毫米长的头发,通过放大60倍的显微镜,可以清晰地看到头发上面镌刻着那首脍炙人口的《枫桥夜泊》诗,从而使观赏者从精细中更见精细,趣味中又添趣味。1995年5月,苏州刺绣研究所又完成了一幅长5.4米,宽0.65米的大型发绣《康熙南巡图》第五卷’苏州段’,其中有房屋近千间,舟楫百余艘,近二千个人物,堪称目前国内最大的发绣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