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科研 > 课题教研
课题教研
苏州民俗文化资料
发布日期:2013-12-12   点击:2950

苏州民俗是千百年来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的一种文化现象。苏州民俗正如苏州2500多年的历史画卷,绚丽多彩。

二月二"龙抬头"
    民间传说,“二月二,龙抬头”。就是农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此后,雨水逐渐增多起来,这是春耕的农民所盼望的。因此,这天就叫“春龙节”,在古时又称“春耕节”。
    二月初二大都在“惊蛰”前后,大地开始解冻,天气逐渐转暖,万物复苏,农民告别农闲,开始下地劳作了。我国北方的流传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的民谚。
    在苏州,有“二月二吃撑腰糕  ”的习俗。“撑腰糕”是用糯米粉蒸制,比糖年糕瘦长。二月,春耕大忙开始,人们在各种农具、良种、耕牛物质准备同时,吃下“撑腰糕”能撑腰,祈盼平平安安,少个腰酸背痛,在精神上身体上做好劳作准备,迎接一年的农事。
    这时节有不同的吃食,都与龙有关,如吃水饺叫吃“龙耳”、吃春饼叫吃“龙鳞”、吃面条叫吃“龙须”、吃米饭叫吃“龙子”、吃馄饨叫吃“龙眼”。而“二月二,吃撑腰糕”却是与农事有关,流传至今。
    二月二,又称“踏青节”,古称“挑菜节”。苏州有踏青、挑野菜的习俗活动。春回大地,一冬的严寒已尽,人们相邀去四郊游玩,放松身心,同时挑挖田野中的荠菜。“荠菜馄饨”、“荠菜羹”是吴地人们喜爱的美食。
    二月二,也称“龙头节”。俗话有“二月二龙抬头,家家男子剃龙头”。旧时民间有“有钱无钱,剃头过年”的说法。春节前,剃过头、理了发,到了二月二,正是需要剃头理发的时候。二月二龙抬头,是吉祥如意的日子,形成了“二月二,剃龙头”的习俗。尤其家中小孩,在这天“剃龙头”,有能讨吉利的意思。

正月十五"闹花灯"
岁逢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亦称“上元节”,源于我国西汉时期,是张灯结彩、欢庆大团圆的节日,是吉祥如意的象征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的美好良宵。上元是春回大地的第一个月圆之夜,故称元夜、元夕,俗称“十五夜”。古代是一年之中最迷人最热闹最“放夜”的灯火通明时光。这天夜晚不但明月皎洁,而且千家万户灯火璀璨,闪闪烁烁,故又称“灯节”。 
闹元宵文化娱乐·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千姿百态,富有特色,引人入胜。各地除传统的花灯外,还有燃放烟火、动物舞蹈、弄狮舞龙、扮涂戏、扭秧歌、广场戏、抽影戏、荡秋千、猜灯谜;还有蕴含着民风民俗趣闻的“坐大菜”、“推厕墙”、“抱大猪”、“求喜物”、“做丁桌”、“挂榕树枝、竹梢于门上(俗称榕竹插门)”、“赌糖狮’,元宵之夜,阖家团圆,举宴把盏吃“合家欢”,在盛馔佳肴的筵席上,蚶、蒜、鱼是必不可缺的美食,蚶壳古代是代表钱币的意思,吃蚶意味“有钱算”;食蒜象征诸年吉祥如意“会合算”;食鱼祈求家财富裕,年年有余等’祝愿。

二月十二"虎丘花朝"
农历二月十二日是百花生日,俗称花神生辰,亦称花朝。据《陶朱公书》云:“二月十二日为百花生日。无雨,百花熟。” 
    传说,花神是专管植物春长夏养的,祀奉花神不限于花农,还有耕种庄稼、果蔬的农人。各地多有花神庙,旧时苏州花农家供奉着花神的塑像。二月十二花神生辰,花农都要聚集于花神庙内设供,以祝神禧。有的地方演戏酬神,由十二优伶分别扮各月花神故事。人们纷至沓来聚集,形成“花朝庙会”。夜里,人们还提着各种形状的“花神灯”巡游,夜以继日进行娱神活动。 
苏州人素有种花、爱花的习俗。传说,虎丘一地就有两座花神庙。每至二月十二日,花神生日这天,苏州人尤其是花农赶到庙里去庆贺,供上三牲干果,焚香点烛。入夜,众人手提花灯,抬着花神,在虎丘、山塘一带游行,往往热闹到天亮,方尽兴而归。这就是二月十二“虎丘花朝”。现在,虎丘庙会最热闹的是秋季庙会,似乎冷落了花神庙会了,如今正逐步恢复“虎丘花朝”。
    旧俗,农历二月十二民俗中:有祝神庙会,还有种花挑菜、晒种祈丰、游春扑蝶等活动。现今,有人倡议恢复“花朝节”,倡导:重拾古代女子的簪花之俗;祭花神、赏红、扑蝶、游春活动;蒸百花糕、饮百花酒;以花赠友;传统插花艺术;植树栽花,绿色环保……。 
古城幽静的小巷,四季花团锦绣,常常传来卖花女温软绵长:“栀子花,白兰花”  叫卖声,时而,影约从深宅中传出悠扬委婉的评弹曲调,形成一幅令人流连、心神恬淡的美景风情。花美、花香,种花、爱花,花神眷顾着苏州的人们。 

   三月"谷雨三朝看牡丹"
谚语有云:“谷雨过三天,园里看牡丹。”这种说法与牡丹自古以来的生长规律相符合,牡丹一般在暮春开花。  赏牡丹的最佳观赏时间是每年的“谷雨”节后。牡丹又称“谷雨花”。 
园林开放,游人纷至沓来,不论男女老少,皆来观赏,别有一番风光,古人称之为“看花局”。蔡云《吴歈》:“神祠别馆聚游人,谷雨看花局一新。”袁学澜《姑苏竹枝词》:“谷雨名花万树香,楼台歌舞赏春光。” 
说起牡丹与谷雨,还有一段爱情故事:相传,唐高宗年间,一个名叫谷雨的青年与牡丹仙女相爱,牡丹仙女约定“待到明年四月八,奴到谷门去安家。”后来,牡丹花仙的仇人秃鹰得了重病,逼迫牡丹姐妹为其酿造花蕊丹酒医病。牡丹姐妹不愿取自己身上的血酿下丹酒供恶贼饮用,便被秃鹰抓走关押。谷雨历尽艰险,在自己的生日那天,终于闯入魔洞战胜秃鹰,救出了众花仙。当大家准备回家时,尚未咽气的秃鹰一支暗剑刺中了谷雨。从此,每逢谷雨时节,牡丹就率领百花开放,以表她们对谷雨的怀念。 
 上元(清明)"山塘看会"
    清明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是春耕春种的时节。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的农谚。
    扫墓时,人们将酒食果品、香烛纸锭供祭在亲人墓前,焚化纸钱,给坟墓培上新土,俗称“添土”,插上嫩绿的柳枝,后叩头、行礼、祭拜,礼毕往坟上挂一串白纸,俗称“挂墓”,以示祭扫过了。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俗称“游春玩景”,此时正是春光明媚、百花竞放的时节,是人们纷纷出行郊外,访春探胜、踏青春游时候,古人有清明踏青的习俗。踏青早源于唐代,历代承袭成为习惯。踏青,欣赏大自然的湖光山色、春色美景之外,还有各种活动:荡秋千、蹴鞠、植树、放风筝、插柳等,增添了生活情趣。苏州的观音山、天平山、灵岩山、虎丘等是人们踏青的好去处。
    清明节时,吴地民间有吃青团的风俗。把雀麦草汁和糯米粉混合,包上豆沙、枣泥等馅料,用芦叶垫底,蒸熟,出笼的青团色泽鲜绿,香气扑鼻。相传,古人用青团子,供奉在大禹墓碑前,以示不忘大禹治水之恩,久之,相沿成俗。青团子、焐熟藕、酒酿饼等是苏州古寒食节的时令食品,尤以青团子最具特色。
    苏州民间俗话说:“清明螺,赛只鹅。”农家有清明吃螺蛳的习惯,把螺蛳用清水浸去泥沙洗净,加葱姜油炒、煮熟,吸食。如用针挑出食,叫“挑青”。把螺蛳壳扔到房顶上,滚动声响能吓老鼠,有利于清明后的养蚕。
  
四月十四"轧神仙"
    每年农历四月十四,“轧神仙”庙会,苏州城内异常热闹。
    据说,吕纯阳生日这天化身乞丐、小贩,混在人群中济世度人,故而,此日每个人都可能是他的化身,轧到他就会沾到仙气,交上好运,这种你挤我挤,叫作“轧神仙”。“轧”在苏州方言中为人多拥挤的意思,苏州人有“轧闹猛”一说。
    四月十四吕洞宾生日这天,苏州百姓相约去福济观进香祈福,香火鼎盛。福济观本在小巷深处路窄,人多了显得拥挤热闹。苏州人天性温和不乏幽默,被挤了也不过笑一笑,时逢神仙生日,就打趣说“就算被神仙轧到了”的口彩,也就有了“轧神仙”的说法,也就形成庙会的习俗。
    轧神仙庙会一般持续五、六天,以十三日到十五日人最多、最轧、最热闹。神仙庙不存在后,庙会移地至吴趋坊一带,以卖买花卉、泥玩为主,人们已把庙会看作大规模的民间花市。出售的花草树苗,带有吉利的名称,如“万年青”、“吉祥草”、“神仙花”、“龙爪芴”。旧俗四月十三,剪花草老叶弃掷在门口,让人踏过可沾仙气,嘴里要说“恶运去,好运来”。庙会上,各种手工艺品、小儿玩具等,无不冠以神仙的名号、色彩。绿毛乌龟,象征延年益寿;“金钱乌龟”,又称神仙乌龟;泥塑成老爷,象征如意发财;喝一杯茶,叫神仙茶;剃个头,叫神仙头;甚至,小贩们叫卖起:神仙帽、神仙服、神仙鞋、神仙扇、神仙糖……。

    这天,苏州人吃的米粉五色糕,名为“神仙糕”。    
    四月十四轧神仙,是苏州民间最大的庙会,城内外万人空巷,人们摩肩接踵,拥挤而来,轧的是喜庆、轧的是闹猛、轧的是开心。

五月端午"龙舟竞渡"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我国最主要、最重大的传统节庆之一。节庆前后,各地都有划龙船、吃粽子的习俗。据传此俗是为了纪念楚国诗人屈原,但吴地则是源于春秋时有关吴国大夫伍子胥的历史传说。明清时期,山塘竞渡是苏州端午节俗中最为热闹的一项盛事,且逐渐发展为由地方官府统一筹划与组织,规模宏大,场面壮观。  “龙船,阊、胥门,南北濠及枫桥西路水滨皆有之,各占一色。……山塘七里,几无驻足;河中船挤,不见寸澜。操楫之子,使船如马。船窗洞达,玻璃与水,相映若一”。“五月停桡虎阜曲,山塘十里新蒲绿。龙舟箫鼓哄江湄,犹见吴侬古风俗。忆昔越王习水战,麾兵竞渡托游燕。阴谋报复沼梧宫,组练屯川俱精链。又传勾践悯胥忠,鼓乐迎神浙水东。弄潮犀手年年集,不与湘潭吊屈同。只今旧俗相沿袭,楚事吴风并为一”。在山塘竞渡活动中,精明的商家们看到了其中蕴藏的商机,逐渐形成了历时半月之久的山塘划龙船市。“士女靓妆炫服,倾城出游。藻川缛野,楼幕尽启,罗绮云积。山塘七里,几无驻足;河中船挤,不见寸澜。操楫之子,使船如马。船窗洞达,玻璃与水,相映若一。庶羞既设,肴哉杂陈,珍错异品,咄嗟而办。小饭大歌,筵费万钱,欢笑远闻,杯盘狼藉。岸则居奇列肆,抟土为人,劈缯为衣,偃师百变,应指而走。童孩戏耍之具,吴人见惯弗异,远客偶睹张目哆口,移晷弗去。商贩贸易,所在成市,半月始罢,总之日划龙船市也”。 

 
 六月甘四"赏荷观莲"
    在苏州,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为“观莲节”、“采莲节”,被称为荷花生日。荷花,又叫莲花,还称为芙蓉、菡萏、芙蕖,是“六月花神”,又因“出淤泥而不染”被人们称为“花中君子”,其是中国的十大名花之一。
    六月二十四日,人们成群结队,兴高采烈地观莲赏荷。此时大小湖泊、池塘中,可赏荷花色艳,清香远溢,可见吐红摇翠,凌波绿盖。届时人们成群结队,兴高采烈地观赏荷花。观音菩萨坐的是莲花宝座,佛教徒们对荷莲最为尊崇。
    农历六月二十四,吴地又称“雷公诞辰”,旧俗有“吃雷斋素”的习俗。时夏季多雷雨,观莲赏荷的游人往往被淋,赤脚而归,因而有了“赤脚荷花荡”之说法。 

 
七月初七"乞巧节"
    七夕,原为乞巧节。七夕乞巧,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是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节俗是晒经书及衣裳,以向双星乞愿和穿针乞巧。“七夕”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对时间、对数字的崇拜。
        农历七月初七晚上,妇女们穿针乞巧,祈祷福禄寿;礼拜织女七姐,虔诚地陈列花果、女红。各地民俗有:穿针乞巧、喜蛛应巧、投针验巧、种生求子、供奉“磨喝乐”、拜织女、拜魁星、晒书、晒衣、为牛庆生、吃巧果等等。乞巧节,乞巧有一种是“卜巧”,用卜具问自己是巧是笨;另一种是“赛巧”,谁穿针引线快,谁就  “得巧”。
        吴地民间在七月初七夜,向织女乞求智慧和技艺的“乞巧”习俗。先时,用茶杯盛井水与河水混合的“鸳鸯水”,置于庭院承接露水搅和,日照后水面生膜,姑娘们将小针投入,浮于水面,视水底针影。如针影呈云龙花草状即为“得巧”,而似椎杵状者为“拙巧”。
        七月初七,吴地有各色各样巧果可买。
        农历七月初七,正是盛夏。晚上,天上繁星闪耀,一道银河横贯南北。银河的两岸,各有一颗闪亮的星星,隔河相望,遥遥相对,那就是牵牛星和织女星。七夕,坐看牵牛织女星,是民间的习俗。“牛郎织女”传说是在我国民间流传时间最早、流传地域最广的传说,是我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
相传,七夕夜晚,是天上织女与牛郎在鹊桥相会之时。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的女子在这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也向她求赐美满姻缘。传说,七夕的夜晚,不仅可以看到牛郎织女的银河相会,在瓜果架下可听到两人相会时的脉脉情话。也许,这就是七夕成了“中国情人节”的由来
每年在七月初七,苏州会举办各种相亲、联谊活动,希望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八月"山塘灯船"
        八月"山塘灯船"、"石湖串月"、"虎丘听歌"。

        秋光好,正宜出游,秋游的乐趣,实在不让春游,这就是苏东坡所谓“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啊!我年来隐居姑苏台畔,天天以灌园为事,厮守着一片小园,与花木为伍,简直好像是井底之蛙,所见不广,几乎不知天地之大,更不知有秋游之乐了。但我住在苏州,却也尽可说说苏州的秋日风光,多拉些行有余力的游客来,使苏州一年年地长保繁荣,长享天堂令誉。至于苏州的园林,有创建于宋代的沧浪亭,元代的狮子林,明代的拙政园、网师园,清代的留园、怡园,一年四季都可游目骋怀,并不限于秋季;所以我的秋游节目中只限于山与湖,而不提园林,好在游山游湖之余,也尽可到各园林里去走走,欣赏那一片秋色。
凡是游苏州的人,总得一游虎丘,好像不上虎丘,就不算到过苏州似的。虎丘的许多古迹,几乎尽人皆知,不用词费;而我最爱剑池的一角,幽蒨独绝。当此清秋时节,倘于月夜徘徊其间,顿觉心腑皆清,疑非人境。苏州旧俗,中秋夜有“走月亮”之举,而以虎丘为目的地。《长元志》有云:“中秋,倾城士女出游虎丘,笙歌彻夜。”邵长蘅诗,有“中秋千人石,听歌细如发”之句;沈朝初《忆江南》词也有这么一首:“苏州好,海涌玩中秋。歌板千群来石上,酒旗一片出楼头。夜半最清幽。”海涌,就是虎丘的别名,当年中秋的盛况,可见一斑。不但清代如此,明代即已有之,但看袁中朗记虎丘云:“虎丘去城可七八里,其山无高岩邃壑,独以近城故,箫鼓画船,无日无之。凡月之夜花之晨,雪之夕,游人往来,纷错如织,而中秋尤为胜。每至是日,倾城阖户,连臂而至,衣冠士女,下迨蔀屋,莫不靓妆丽服。重茵累席,置酒交衢间,从千人石上至山门,栉比如鳞。檀板丘积,樽罍云泻,远而望之,如雁落平沙,霞铺江上,雷辊电霍,无得而状。布席之初,唱者千百,声若聚蚊,不可辨识,分曹部署,竞以歌喉相斗,雅俗既陈,妍媸自别;既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已而明月浮空,月光如练,一切瓦釜,寂然停声,属而和者,才三四辈,一箫一寸管,一人缓板而歌,竹肉相发,清声亮彻,听者魂销。比至夜深,月影横斜,荇藻凌乱,则箫板亦不复用。一夫登场,四座屏息,音若细发,响彻云际,每度一字,几尽一刻,飞鸟为之徘徊,壮士听而下泪矣。(下略)”中郎此作,仿佛是记虎丘中秋夜的音乐会,自交响乐、大合唱、小合唱以至独唱,无所不有。可是清代以来的中秋节,除了白天还有士女前去游眺借此点缀令节外,早已没有这种笙歌彻夜的盛况了。领略了虎丘的秋光之后,可不要忽视了山塘,不管是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乐山也何妨兼以乐水;再加上一个“山塘秋泛”的节目,实在是挺有意思的。山塘在哪里?就在虎丘山门之前,盈盈一衣带水,迤逦曲折,据说有七里之长,因此有“七里山塘”之称。那水是碧油油的,十分可爱,架在上面的桥梁,以青山桥与绿水桥为最著。你要是以轻红一舸,容与其间,一路摇呀摇的摇过去,那情调是够美的。昔人咏山塘诗,有黄仲则的两首:“中酒春宵怯薄罗,酒阑春尽系愁多。年年到此沉沉醉,如此苏州奈若何!”“寒山迢递镜铺蓝,小泊游仙一枕酣。夜半钟声敲不醒,教人怎不梦江南?”屠琴坞《山塘访秋》云:“白公堤畔柳丝柔,十二红阑隐画楼。才到吴乡听吴语,泥人新梦入新秋。”“绿酒红灯映碧纱,水晶帘外又琵琶。匆匆转过桥西去,一角青山两岸花。”读了这四首诗,就觉得山塘之美,真如殢人的尤物。
我于某一年的春间,曾随老诗人故张仲仁、陈石遗、金松岑诸前辈,以夏桂林画舫泛山塘,玩水终日,乐而忘倦,曾有《七里山塘词》之作:“七里山塘春似锦,坠鞭公子试春衣。家家绮阁人人醉,面晕桃花映酒旗。”“拾翠人来打桨邀,山塘七里绿迢迢。垂杨两岸傲傲舞,只解嬉春系画桡。”“吴娃生小解温存,画出纤眉似月痕。七里山塘春水软,一声柔橹一销魂。”“虎丘惯自弄春柔,七里山塘满画舟。好是平波明似镜,吴娘临水照梳头。”“几树疏杨斗舞腰,真娘墓畔草萧萧。山塘七里弥弥绿,不见烟波见画桥。”“七里山塘宛宛流,木兰桡上听吴讴。未须更借丹青笔,柳媚花娇画虎丘。”读了这几首拙作,也足见我对于山塘是倾倒之至了。其实清代承平之岁,山塘也着实热闹过一下,曾见某笔记载:“虎丘山塘,七里莺花,一湖风月,士女游观,画船箫鼓。舟无大小,装饰精工,窗有夹层,间以玻璃,悬设彩灯,争奇斗巧,纷纶五色,新样不同;傍暮施烛,与月辉波光相激射。今灯舫窗棂,竞尚大理府石镶嵌,灯则用玻璃(俗呼明角),遇风狂,无虞击碎也。”诗人王冈龄,因有《山塘灯船行》长歌之作,极尽铺张扬厉的能事。
中秋游虎丘兼泛七里山塘,这是秋游的第一个节目,第二个节目就是农历八月十八夜石湖串月了。石湖在城西南十八里,是太湖的支流,恰界于吴县、吴江之间,映带着楞伽、茶磨诸峰,风景倒也不错;相传范大夫入五湖,就是在这里下船的。宋代名臣范成大就越来溪遗址筑别业,中有天镜阁、玉雪坡、盟鸥亭诸胜迹,宋孝宗亲书“石湖”二字赐与他,因自号石湖居士。他的诗文集中关于石湖的作品很多,诗如《初归石湖》云:“晓雾朝暾绀碧烘,横塘西岸越城东。行人半出稻花上,宿鹭孤明菱叶中。信脚自能知旧路,惊心时复认邻翁。当时手种斜桥柳,无限鸣蜩翠扫空。”读此一诗,就可知道他是石湖主人了。湖边有一座山岿峙着,即楞伽山,又名上方山,山上有楞伽寺,年年八月十八,香汛极盛。山顶有塔,共七级,中有神龛,供五通神,据说极著灵异。清代巡抚汤斌为破除迷信计,曾把它毁灭,可是后来又重行恢复,以至于今。山之东麓有石湖书院,昔为士子弦诵之所,今已废。东南麓有普陀岩,有石池、石梁诸胜,乾隆南巡,曾经到过这里,从此身价十倍了。袁中郎把它和虎丘作比,说“虎丘如冶女艳妆,掩映帘箔,止方如披褐道士,丰神秀特”,倒也取譬入妙。到了农历八月十七、十八这两天,这里可就热闹起来了,苏州城乡各处的善男信女,纷纷上山进香。入夜以后,就有苏沪士女坐了画舫,到行春桥边来看串月。所谓串月,据说十八夜月光初现时,人行春桥桥洞中,其影如串;又说十八夜从上方塔的铁链中,可以瞧到这一夜月的分度,恰恰当着铁链的中段,倒影于地,联为一串,因曰串月。沈朝初的《忆江南》词,曾有一首咏其事:“苏州好,串月看长桥。桥影重重湖面阔,月光片片桂轮高。此夜爱吹箫。”原来每逢此夜看串月时,画舫中往往是笙歌如沸的。或说葑门外五十三环洞的宝带桥边也可一看串月,从宝带桥外出,光影相接,数有七十二个,比了行春桥边似乎更为可观。清代诗人顾侠君有《串月歌》咏之云:“治平山寺何岧峣,湖光吐纳山连遥。烟中明灭宝带桥,金波万迭风骚骚。年年八月十八夜,飞廉驱云落村舍。金盆山水耀光芒,琉璃迸破银瓶泻。散作明珠千万颗,老兔寒蟾景相吓。鱼婢蟹奴争献奇,手搴桂旗吹参差。水花云叶桥心布,移来海市秋风时。吴侬好事邀亲客,舳舻衔尾排南陌。红豆新词出绛唇,粉胸绣臆回歌席。绿蚁淋漓柁桥倒,醒来月在松杉杪。”看串月这玩意,大概是肇始于清代,只不知道是谁发明的,真所谓吴侬好事了。
秋游的第三个节目,该是重九登高了。向来苏人登高,就近总是跑上北寺塔去,虚应故事,后因年久失修,不再开放。至于山,那么城外高低大小多的是,随处都可登高,而顾名思义,却要推荐贺九岭。相传吴王曾登此岭贺重九,因此为名,崖壁上至今刻有贺九岭三大字,不知是什么时代刻上去的。明代文徵明曾有过贺九岭诗云:“截然飞岭带晴岚,路出余杭更绕南。往事漫传人贺九,胜游刚爱月当三。岩前鹿绕云为路,木末僧依石作庵。一笑停舆风拂面,松花闲看落参毛。”我于十余年前也曾到过此岭,似乎平凡得很,并没有什么胜迹;但是从这里可以通到华山,却是游腻了虎丘、灵岩之后,非游不可的。华山在城西三十里,《吴地记》载,吴县华山,晋太康二年生千叶石莲花,故名。《图经续记》云,此山独秀,望之如屏,或登其巅,见有状如莲花者,今莲花峰是也。《吴郡志》云:  “山顶北有池,上生千叶莲华,服之羽化,因曰华山。山半有池一泓,水作玉色,逾数十丈,厥名天池。”袁中郎游天池记云:“从贺九岭而进,别是一洞天,峭壁削成,车不得方轨,飞楼跨之,舆骑从楼下度。逾岭而西,平畴广野,与青峦紫萝相映发。(中略)行数里,始至山足,道边青松,若老龙鳞,长林参天,苍岩蔽日,幽异不可名状。才至山腰,屏山献青,画峦滴翠,两年尘土面目,为之洗尽,低徊片晷,宛尔秦余,马首红尘,恍若隔世事矣。天池在山半,方可数十余丈,其泉玉色,横浸山腹,山巅有石如莲花瓣,翠蕊摇空,鲜芳可爱。余时以堪地而往,无暇得造峰巅,至今为恨。(下略)”明代诗人高启诗云:“灵峰可度难,昔见枕中书。天池在其巅,每出青芙蕖。湛如玉女盆,云影含夕虚。人静时饮鹿,水寒不生鱼。我来属始春,石壁烟霞舒。滟滟月出后,冷冷雪消余。再泛知神清,一酌欣虑除。可当逐流花,遂造仙人居。”对于这天池一水,可说恭维到了一百二十分。山上有石屋二座,四壁都凿着浮屠的像,此外有龟巢石、虎跑泉、苍玉洞、盈盈池、地雷泉、洗心泉、桃花涧、秀屏、鸟道诸胜迹,石壁上刻有明代赵宦光手书“华山鸟道”四字,遒劲可喜。山南有华山寺,北有寂鉴寺,寺庭中有金桂、银桂两株老树,秋仲着花累累,一寺皆香。寺旁有泉,名钵盂泉,泉水是非常清洌的。清康熙南巡时,因雨欲游此山不果,赐以“清远”二字,后来乾隆南巡,总算游成功了。昔人游华山诗,佳作很多,而元代顾仲瑛一首足以代表一切:“萦纡白云路,窈窕青山连。秋风吹客衣,逸兴良翩翩。扪萝度绝壁,蹑磴穷层巅。崖倾石欲落,树断云复连。两峰龈牙门,中谷何廊然。大山屹登登,直欲摩青天。小山亦磊落,飞来堕其前。阴阴积古铁,粲粲开青莲。神斧削翠骨,天沼含灵泉。玉龙抱寒镜,倒影清秋悬。忆昔张贞居,寄我琳琅篇。逝者不可作,新诗徒为传。举酒酹白日,万壑生凄烟。幽欢苦未足,落景忽已迁。美人胡不来,山水空青妍。”读此诗,已足使人神往,那么何妨趁贺九岭登高之便,一游华山呢?往上津桥雇船,到白马涧镇上,步行八九里到贺九岭,再由此而西,就可达华山了。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之这一首《山行》诗,道尽枫叶之美,所以天平山看枫,也就是秋游第四个节目了。枫叶须经霜而红,红而始美,因此看枫须等到秋深霜降之后,太早则叶犹未红,太晚则叶已凋落,大约须在农历十月间吧。所以蔡云《吴歈》有“天平十月看枫约,只合诗人坐竹兜”之句。天平的枫树,都很高大,叶作三角形,因称三角枫。在“万笏朝天”一带三太师坟前,有大枫九株,俗呼九枝红,因为那枫叶经霜之后,一片殷红,有如珊瑚灼海。而昔人称颂枫叶,说是“百花斗妆,不争春色”,真是再贴切也没有了。清人李果有《天平山看枫叶记》云:“天平山,予旧所游也,泛舟从木渎下沙河,可四里,小溪萦纡,至水尽处,登岸,穿田塍行,茅舍鸡犬,遥带村落。纵目鸡笼诸山,枫林远近,红叶杂松际。四山皆松栝杉榆,此独多枫树,冒霜则叶尽赤。今天气微暖,霜未着树,红叶参差,颜色明丽可爱也。历咒钵庵,过高平范氏墓,岩壑溢秀,楼阁涨彩。折而北,经白云寺,憩泉上,升阁以望,则天平山色崚嶒,疏松出檐楯,凉风过之,如奏琴筑,或如海涛响。客有吹笛度曲者,其声流于林籁,境之所涉,情与俱适,不自知其乐之何以生地。(下略)”天平不失为苏州一座最好的大山,可是粗粗领略,往往不易见到它的好处,如“万笏朝天”一带的石笋,可就是绝无而仅有,而一线天以上,全是层层叠叠的奇峰怪石,自中白云以达上白云,一路饱看山色,消受不尽。加上深秋十月,经过了红艳的枫叶一番渲染,天平山真如天开图画一般,沈朝初所谓“一片枫林围翠嶂,几家楼阁迭丹丘,仿佛到瀛洲”。自是一些儿没有溢美啊。
春光固然易老,秋光也是不肯久留的。姑苏台畔,秋光大好,正欢迎你们联翩蜡屐而来! 
九月初九"重阳登高"
        农历九月初九,是传统的重阳佳节。我国古代称。九”为阳数,九月初九乃二“九”相重,故名重阳,也称重九节。届时城中百姓赴郊外宴饮,“佩茱萸食饵,饮菊花酒”,以冀长寿。居民制五色米粉糕,名重阳糕,或以糖、面粉杂和,加枣栗星点其上,名花糕,亦称重阳糕。至时,父母必迎巳嫁女儿回家吃花糕,故重阳又有糕节、女儿节之称。重阳还有登高之习。苏城重阳登高处昔在吴山,据说吴王夫差曾在此登临,后世遂相沿成俗。每逢重阳,吴山治平寺中,牵羊赌彩,为摊钱之戏”,热闹非凡。亦有约二、三知已,或登北寺塔以资远眺,或登虎丘山以览胜迹者,皆为循例之消遣。 
十二月初八"腊八粥"
        农历十二月,俗称“腊月”。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从先秦始,“腊八节”是用来祭祀祖先、神灵,人们用来祈求丰收、吉祥。在我国,“腊八节”这一天有吃“腊八粥”的习俗。

        在腊月间,正值数九寒冬季节,用五彩香甜的腊八粥祭祀之后,吃上暖暖的腊八粥,通体舒畅,心热身暖,人们期盼着吉祥、安康。

        在苏州,每逢腊八节这一天,寒山寺、西园寺等各佛教寺院,惯例有杂以五谷、杂粮、菜果的腊八粥,亦称佛粥,施舍结缘,济贫扶困。僧众们将糯米、红豆、枣子、栗子、花生、白果、莲子、百合等洗净浸泡后,支起大锅,熬煮成粥,祭祀菩萨,广施苏城民众。

        现今已不作济贫之用,而成了腊八节的祭祀活动,这一天苏城民众,扶老携幼汇集寺院,烧香祀福之余,喝一碗暖暖的腊八粥,透着喜悦、透着吉祥。有的人还携盛器,把腊八粥带回去给家人享用,让家人同样分享吉祥、安康。

        吃“腊八粥”的习俗,最早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上至朝廷、官府、寺院,下到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清代后,喝“腊八粥”的风俗盛行。在民间,家家户户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全家人团聚食用,亦馈赠亲朋好友。

        相传,苏州西园戒幢律寺内的布袋和尚,是“腊八粥”的创始人。他在斋堂打杂,发现有食物抛落,捡起来放入布袋。一年,农历十二月初八,是佛祖释迦牟尼得道的日子,西园举行大典。管钱粮的和尚忘了开仓取米,布袋和尚把收集起来的各种粮食,拿出来煮了粥。避免管钱粮的和尚闯下的大祸。在开斋的时候,他讲了个故事:佛祖成道之前,一天,他来到印度的尼连河畔,昏倒在地,一位牧羊女用各种谷物混合做成的八宝粥,喂给佛祖吃。佛祖吃了粥,在菩提树下静坐沉思,突然悟道成佛。这八宝粥就成了佛门的规矩,年年地延续下来。因为这粥是每年农历腊月初八吃的,俗家人叫“腊八粥”。

        江南一带“腊八粥”分甜、咸两种,做法一样,只是咸粥是加青菜和油。苏州人煮腊八粥,除了五谷杂粮外,有的还要放入茨菇、荸荠、胡桃仁、松子仁、芡实、红枣、栗子、木耳、青菜、金针菇等。 

        国人钟情腊八粥,清代曹燕山的《粥谱》称:腊八粥是“食疗”佳品,有和胃、补脾、养心、清肺、益肾、利肝、消渴、明目、通便、安神的作用。

      “腊八节”的到来,喝下暖暖的“腊八粥”,预示春节的序幕拉开了。 
十二月中旬"冬至大如年"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七九河开八九雁来,  九九加一九,  耕牛遍地走。

        “冬至大如年”是苏州人特有的说法,意思是冬至一到,“年”的味道就来了。冬至是一年之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有着悠久饮食文化的苏州人,那一晚有围着火炉,吃卤菜、喝冬酿酒的习俗。因此,冬至是全苏州所有卤菜店生意最为火爆的一天。

喝冬酿酒也是苏州人过冬至夜的老传统。“冬阳酒味色香甜,团坐围炉炙小鲜。今夜泥郎须一醉,笑言冬至大如年。”冬至夜酒席间,这一杯杯桂花郁香、甘甜爽口的冬酿酒,给苏州合家老少带来了过年般甜美的氛围。

冬酿酒用糯米与桂花一同酿制而成,口味甘甜,隐隐有桂花的幽香。

冬至为何“大如年”?  苏州民俗专家称,过冬至的习俗始于二千五百年前,当时吴国始祖泰伯、仲雍都是周太王后裔,他们沿用周代历法,把冬至作为一年之初,于是就形成了苏州“冬至大如年”的独特遗俗。

苏州的文化人士称,冬至不是冬天到了的意思,而是冬天到了极致的意思。冬酿酒喝过,下来就可以期盼明媚的春天。而冬酿酒的桂花,又恰恰是金秋的符号。在苏州人看来,冬至喝冬酿酒,极具吴地风情象征意义。 

 腊月二十四"掸檐尘"
      苏州人,在腊月二十四有“掸檐尘”的习俗。民间有:“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说法。

        农历腊月廿四夜前,每个家庭主妇,都要头扎布巾,把扫帚、或鸡毛掸用绳子捆绑在竹竿梢上,把房舍内外的梁檐、廊柱、门窗,打扫一遍。将家里角角落落又掸又扫,上上下下收拾得干干净净。这种清洁卫生的作法,世代沿袭至今,人们称此民间习俗为“掸檐尘”。

        据《吕氏春秋》记载,在尧舜时,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意味着把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辞旧迎新的祈求。民间流传的口头禅有:“一事无成,先掸檐尘”!

        相传,玉皇大帝除派了“灶神”来人家考察外,还派了“三尸神”附在每个人身上中下类似丹田处。常人道:“三尸神暴跳,七窍内生烟。”三尸神急功近利,盼望早早复命回天庭,专门频频向玉皇打小报告、说人坏话。玉皇大怒传令:令三尸神,把不良人家屋檐以蜘蛛网作记号;再命王灵官,按记号将这家人斩杀。与主家人交好的灶神,将此消息透露,家家在腊月二十四送灶神时,除夕接灶神前,掸檐尘、除蜘蛛网。除夕,王灵官等下界时,户户窗明几净,家家热热闹闹过大年。回去复命,玉皇震怒:惩罚三尸神,关押天牢。人们担心三尸神跑出来作乱,引出了除夕“守岁”的习俗来。

        用现代眼光来看,这是一种良好的卫生习惯。有点象社区、居委号召大家,爱清洁讲卫生,干干净净迎新年的做法。

        在江南一带,人们都有“掸檐尘”的习俗。有的地方,在腊月二十四前进行。有俗话说:“十七、十八,越掸越发。”也就是在腊月十七日、十八日扫尘。其实,“掸檐尘”掸落的是灰尘,赶走的是屋里的晦气,人们企盼:来年日子过得称心如意。 

 腊月二十四夜"送灶神"
        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也就是腊月二十四夜,苏州人称“廿四夜”,是“送灶”的日子。传说,灶神要在二十五日向玉皇大帝汇报:主人家一年功过,相当于做“年终总结汇报”。二十四日夜,一家老少跪拜、烧香“送灶”,祈求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灶神是“东厨司命九灵元王定福神君”,俗称为“灶王爷”,是厨房之神。灶神起源于商。灶神,是玉皇上帝派到人间考察一家善恶之职的官。十二月二十四日,是灶神离开人间,上天向玉皇上帝禀报,故而家家户户都要送灶神。

        苏州民间“送灶”,有“官三民四”的说法。官者,即官绅权贵在二十三日送灶,民者,即平民百姓二十四日送灶。旧时民间有“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渔民等水上人家则是腊月二十五。如果,普通百姓二十四夜忘了祭灶,只能在腊月二十五祭灶,苏州人有一句“口头禅”流传:“七颠八倒,廿五送灶”的俗谚,比喻做事缺少章法,只好事后补救。  

        送灶神的供品,一般都用甜甜蜜蜜的东西,如糖瓜、汤圆、麦芽糖等,目的是要让灶神的嘴巴又甜又黏,上天时多说些好话,不开口说坏话,希望灶王爷“上天言好事”。因此,祭“灶神”有向上天祈求降福、免灾。

        苏州人送灶,在祭灶神时,摆齐供品,焚香祭拜,进酒、诚心祷告,将旧有的灶神像撕下焚烧,代表送神上天,仪式便顺利完成。用饴糖捏成元宝样,称“糖元宝”。用米粉包豆沙馅成团,名“谢灶团”,亦是“豆沙甘松粉饵圆”也就是豆沙汤团。腊月二十四日吃“汤团”的习俗如今还保留着。

        苏州人习俗称:腊月二十四夜为小除夕。宋朝诗人范成大《祭灶词》曰:“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少留恋,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圆。……”

        腊月二十四送灶,便有接灶,接灶一般在除夕。接灶神的仪式很简

 

年三十"除夕"

???????????????? ????????
春节、除夕是中国人的最盛大的节日,隆重、热闹、喜庆是没有其它的日子与之可比。

        除夕是农历十二月三十日,春节前一天晚,又称为“年三十”。一年的最后一天叫“岁除”,那天晚上叫“除夕”。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传统称为新年、大年、过年。古时,春节专指节气中的立春,后来以农历初一定为新年的开始。

        在全中国,在世界各地有华人的地方,都会热热闹闹过新年。各地方的习俗大同小异,除夕前备年货、除夕年夜饭;祭拜祖先;贴春联、贴年画、贴剪纸、贴“福”  字;挂灯笼、点香烛、放爆竹、放焰火;守岁、给压岁钱;春节里,拜年、走亲戚、逛花市、闹社火等等。众多活动,热闹红火,也极尽了天伦之乐。

        在苏州,除夕的年夜饭,亦称“团圆饭”,颇为讲究。要全家人聚齐,体现团圆之意。祭拜祖先后,按长幼入席。年夜饭十分丰盛,鸡鸭鱼肉外,还重视“口彩”的菜肴,似乎在餐桌上必须备有。年糕叫“步步高”,鸡蛋饺叫“金元宝”,黄豆芽称为“如意菜”,青菜称为“长庚菜”,芹菜称之为“勤勤恳恳”。桌上必有条鱼象征“年年有余”。苏州人除夕,在饭内放进熟荸荠,吃时挖出来,称之“掘元宝”。凡此种种,以讨一年百事安乐,吉利如意。

        年夜饭后,长辈们给晚辈发“压岁钱”,一家老小放焰火、点爆竹,古城内外一派红火。接着,张贴春联和桃花坞木刻印的门神、灶神,倒贴“福”字以求“福到”。除夕之夜,全家人团聚不眠,大人围坐畅谈,小孩嬉笑玩耍,称之为“守岁”。

        除夕守岁至半夜子时,以《枫桥夜泊》诗句闻名的寒山寺,传出108响洪亮的祈福钟声,击钟以分岁,宣告一年的开始。此时千家万户,听到钟声,爆竹齐鸣,古老的寒山寺钟声成了苏州人一种除夕守岁的特色。

        在苏州,春节一早开门,要放三枚爆竹,叫做“开门炮仗”寓意“高升三级”。往往初一清晨,古城内外爆竹声声不断,透露出迎新年的喜气。有的人到城隍庙、玄妙观等寺院去“烧头香”,以求祈福安康。早餐,一家人吃小圆子和汤团,取团团圆圆之意。年糕、春卷也是春节期间的美食。

        春节期间,亲友来往,拜年贺喜。客人到来泡茶时,要放入两只青橄榄,称之为喝“元宝茶”,恭喜发财的意思。当然,还要奉以黄天源、采芝斋、叶受和、稻香村等老字号苏式糖果糕点待客、送礼。

        正月初三,苏州人称“小年朝”。苏州人儿女亲家互相宴请,吃“年节酒”。

        正月初五“接财神”,是苏州春节里又一热闹的活动。初五,相传是财神诞辰,五路财神亦称路神。为争利市,有的店家于初四夜就“接财神”,名曰“抢路头”、  “接路头”。正月初五,各店铺开市,一早就敲锣打鼓、燃放爆竹,设供桌,迎接“财神”,祈求保佑,财运亨通。在山塘街、观前街等热闹商业区,出现浩浩荡荡的迎“财神”的仪仗队伍,舞龙舞狮地欢庆,“财神”频频向各店家、向路人祝福。

        苏州和各地一样,热热闹闹过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