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科研 > 课题教研
课题教研
中二个案观察记录表2013.3-2013.6
发布日期:2013-6-26   点击:1885

课题名称:

    童眼看苏州——地域性城市文化背景下幼儿艺术教育的实践研究

班级:中二班

内容(主题):桃红柳绿看苏州

课时数:11课时

目标:

1、会观察、发现春天到来时,花草、树木以及动物的变化,并用美术方法表现对春天的认识。

2、感受苏州的美景,进一步观察并发现苏州春天的美景。

3、认识苏州春天里的各种花,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4、能用多种方法(画、折、剪、贴等)表现春天的花草。

5、通过对比欣赏,感受苏州音乐的活泼欢快。

6、能用自编的动作、打击乐器表现不同拍子的音乐,培养幼儿的表现力与创造力。

课程内容:

综合:找春天              音乐:蝴蝶找花         科学:鸟的王国

音乐:杨柳青              散文:春雨的色彩

诗歌:春天的秘密          综合:美丽的春天

美术:春天的花草          美术:鸟

美术:春天                语言:鸟王请客

观察实录:

    《蝴蝶找花》的歌词内容形象生动,易于为幼儿所理解和喜欢。在本次集体教学活动中,阳阳积极参与整个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以故事讲述的形式理解歌词的美丽意境,并逐步熟悉歌词。阳阳虽然很认真,歌唱声音很响亮,但是对于歌曲中的第一句“蝴蝶蝴蝶飞啊飞”,总是记不住,阳阳总是错说成“蝴蝶飞飞”,歌唱时他总改不过来,每次唱错他的表情就很苦恼,影响了整首歌曲的演唱。

反思:

活动中我采用了问难的策略,请大家交流歌唱困难,并利用集体的力量共同解决。因此,在歌唱过程中教师进行问难,让需要帮助的幼儿主动提出问题,马恃诚胆大好问,主动提出了所遇到的难题,大家都非常愿意帮助他,在大家的反复示范歌唱下,他终于能够正确的掌握歌曲,使大家的歌唱更和谐了,他自己也觉得非常高兴,在歌表演时他也更投入了。

个案观察记录表

课题名称:

童眼看苏州——地域性城市文化背景下幼儿艺术教育的实践研究

班级:中二班

内容(主题):桃红柳绿看苏州

课时数:11课时

目标:

1、会观察、发现春天到来时,花草、树木以及动物的变化,并用美术方法表现对春天的认识。

2、感受苏州的美景,进一步观察并发现苏州春天的美景。

3、认识苏州春天里的各种花,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4、能用多种方法(画、折、剪、贴等)表现春天的花草。

5、通过对比欣赏,感受苏州音乐的活泼欢快

6、能用自编的动作、打击乐器表现不同拍子的音乐,培养幼儿的表现力与创造力。

课程内容:

综合:找春天              音乐:蝴蝶找花         科学:鸟的王国

音乐:杨柳青              散文:春雨的色彩

诗歌:春天的秘密          综合:美丽的春天

美术:春天的花草          美术:鸟

美术:春天                语言:鸟王请客

观察实录:

    瑶瑶在用手工纸折动物,她很熟练地折了一只鸟,然后添上花纹,眼睛等,一只活灵活现的鸟就完成了。单之峰在一旁玩弄自己的纸,看到瑶瑶的作品,也嚷着要折,瑶瑶便教起了单之峰,自己折一步,让单之峰也折一步。有时候单之峰不会,瑶瑶便帮助她折,最后,单之峰的鸟也折成了,他很开心,和瑶瑶一起玩着。

反思:

折动物对于中班的幼儿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虽然我们提供了一些步骤图,但一些能力较弱的幼儿常常会出现看得懂一些步骤,而无法全部看懂,所以常常完成不了作品。而能力强的幼儿看着步骤,有时也需要推敲一下才能完成,有一定的挑战。

  教师在投放材料时,一定要关注到幼儿之间的个体差异,虽然是折纸,有了纸,有了步骤图,但缺乏层次,给一些能力弱的幼儿造成困难,得不到成功的体验,今天的活动中可以看出涵涵和赵宏宇都是比较有耐心的孩子而且涵涵也比较乐意助人,所以在涵涵的帮助下两人都得到了成功的体验,而且涵涵的成就感更强烈。但是如果遇到没有耐心的孩子,就会出现聊天,东张西望,放弃的现象,所以教师在投放材料时一定要注意幼儿的差异性,不能一概而论。

 

个案观察记录表

课题名称:

    童眼看苏州——地域性城市文化背景下幼儿艺术教育的实践研究

班级:中二班

内容(主题):苏州的水

课时数:10课时

目标:

1、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操作活动,自选操作空间,独立或共同完成操作,边操作边讲述;活动结束,正确收拾操作材料。

2、欣赏彩船图片,能用语言说出彩船的造型美和色彩美。

3、通过看看、玩玩、唱唱、夸夸等活动,让幼儿亲身体验家乡苏州的美丽景色,能大胆的表述自己的所见所闻。

4、鼓励幼儿运用 种材料,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大胆表现家乡美。

5、通过活动进一步萌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

课程内容:

音乐:夸家乡              科学:水上的船

健康:造新房              欣赏:彩船

美术:我居住的房子        综合:豆豆和爸爸去旅游

综合:苏州的桥            区域活动:船

美术:折纸船              亲子活动:桥

观察实录:

    在今天的建构区中,妍妍照图搭起了斜拉索桥。开始,她看着图用雪花片搭了桥面,搭到这儿,妍妍开始皱起了眉头,摆弄了一会儿后就停在那里,搭不下去了。这时,毛昊来到妍妍身边,问:“你搭的这是什么呀?”妍妍:“我搭的是斜拉桥。”毛昊说:“我知道,我会搭,我来帮你。”毛昊一边说,一边在妍妍的桥上开始搭起来。在桥面中间,毛昊搭起了一根雪花片小棒,高高的,接着,往下搭斜线,妍妍看了一会儿,也一起动起手来,从另一面往下搭斜线。

反思:

“斜拉桥”这一建构,幼儿由独自搭建到互相帮助合作搭建,由单个的建筑结构发展到采用平式、斜式、半圆形式等连接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获得了新的经验,并初步感到了合作与成功的喜悦。大部分幼儿都对自己熟悉的建筑物搭建都非常感兴趣,在适宜的积木材料的支持下,在与同伴合作、经验分享与共同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孩子的建构水平也会不断提高。

 

个案观察记录表

课题名称:

    童眼看苏州——地域性城市文化背景下幼儿艺术教育的实践研究

班级:中二班

内容(主题):桃红柳绿看苏州

课时数:11课时

目标:

1、会观察、发现春天到来时,花草、树木以及动物的变化,并用美术方法表现对春天的认识。

2、感受苏州的美景,进一步观察并发现苏州春天的美景。

3、认识苏州春天里的各种花,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4、能用多种方法(画、折、剪、贴等)表现春天的花草。

5、通过对比欣赏,感受苏州音乐的活泼欢快

6、能用自编的动作、打击乐器表现不同拍子的音乐,培养幼儿的表现力与创造力。

课程内容:

综合:找春天              音乐:蝴蝶找花         科学:鸟的王国

音乐:杨柳青              散文:春雨的色彩

诗歌:春天的秘密          综合:美丽的春天

美术:春天的花草          美术:鸟

美术:春天                语言:鸟王请客

观察实录:

在开展“找春天”的活动时候,大家来到了小花园里找找春天的足迹。蒯乐小朋友发现大多数的树都是叶子在去年冬天都掉光了,现在春天又长出了新的嫩叶子,但有一种树一直都是绿色的,现在反而有一些叶子变成了红色的,然后就掉了下来。怎么会这样呢?她的发现引起了许多同伴的兴趣。第二天,蒯乐兴致勃勃地告诉大家,她找的答案“原来绿色色素叫它叶绿素,黄色或橙色的胡萝卜色素。植物叶片除了含有叶绿素、叶黄素、胡萝卜等色素外,还有一种叫花青素的特殊色素,就像变色龙。它在酸性液中呈红色,随着季节更替,气温、日照相应增减,叶片中的主要色素成分也发生变化。”

反思:

通过“找春天”的活动,幼儿能走进身边的大自然,自主探索春天的“足迹”,寻找自己想要的答案。陆晓钺是一个细心的小朋友,她的自主探究能力在一次次的观察、思考的过程得到了较大的提高,这次发现石楠树叶变红,再次体现了她爱观察、爱动脑的好习惯。每次有新的发现,她都能感受到在大自然中自主探索的方式带来的乐趣。孩子们通过一起查阅资料共同学习,尝试了不同的学习方法,丰富了孩子的视野,拓宽了孩子们的生活经验,同时也能锻炼了蒯乐的大胆提问。

 

个案观察记录表

课题名称:

    童眼看苏州——地域性城市文化背景下幼儿艺术教育的实践研究

班级:中二班

内容(主题):苏州的水

课时数:10课时

目标:

1、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操作活动,自选操作空间,独立或共同完成操作,边操作边讲述;活动结束,正确收拾操作材料。

2、欣赏彩船图片,能用语言说出彩船的造型美和色彩美。

3、通过看看、玩玩、唱唱、夸夸等活动,让幼儿亲身体验家乡苏州的美丽景色,能大胆的表述自己的所见所闻。

4、鼓励幼儿运用 种材料,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大胆表现家乡美。

5、通过活动进一步萌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

课程内容:

音乐:夸家乡              科学:水上的船

健康:造新房              欣赏:彩船

美术:我居住的房子        综合:豆豆和爸爸去旅游

综合:苏州的桥            区域活动:船

美术:折纸船              亲子活动:桥

观察实录:

   予予和婷婷在一起造我们居住的“社区”,两人决定一起造,房子造好了,问题也出现了,赖常予要围墙,可是婷婷不要,赖常予说:“我们搭半圆形的围墙,可好看了,我们一起搭吧!”最终,婷婷答应了,一人一面开始搭围墙,赖常予搭了一个小半圆,插在了房子边上,赖常予搭了一个大半园,也插了上去,两人看了又看,赖常予说:“为什么不一样啊?”婷婷一边说一边拆自己的大半园,说:“我重新搭。”这次,赖常予在边上和婷婷说这儿可以怎么样,那儿可以下来了等,还在赖常予的围墙上比划,最后,终于一样了,婷婷将半圆插在了房子边上,再一看,两人高行得拍起了手:“哦,一样喽!”

反思:

合作是指两个以上个体为了实现共同目标自愿结合,通过相互配合和协调,实现共同目标和个人利益获得满足的一种社交活动。对于赖常予和婷婷来说,在建构游戏中两人主动配合、分工合作,一起协商解决问题,确保活动顺利进行,同时两个人都从相互配合中实现了目标,分享了快乐,获得了满足,这就是“幼儿的合作”。

 

个案观察记录表

课题名称:

    童眼看苏州——地域性城市文化背景下幼儿艺术教育的实践研究

班级:中二班

内容(主题):民间工艺品

课时数:7课时

目标:

1、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2、  通过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幼儿观看各种檀香扇的幻灯片,欣赏各种不同形式的檀香扇,感受到丰富多彩的扇的世界。

3、  利用区域活动和自主性游戏活动,为幼儿提供开放的、丰富的、多功能、多层次的材料,创设特色活动区,引导幼儿进行手工艺创作活动。

课程内容:

欣赏:苏州的檀香扇         美术:漂亮的手帕

美术:折扇子               美术:印染丝巾

社会:各种各样的扇子      

美术:装饰蒲扇

区域活动:团扇

观察实录:

    今天,我班开展了美术活动:《漂亮的手帕》。在活动中,我引导幼儿先看看、说说自己的手帕样式,再看看、说说范画上的手帕样式,最后在请幼儿设计手帕。在对手帕进行设计时,刘宇铭、蒋雨桐能较认真的进行活动。在活动中刘宇铭能根据范画进行简单的临摹,但在临摹过程中还不能掌握在正方形纸上用目测找中心和对称排列的方法,但会用鲜艳的色彩装饰。在运用点、线、圆圈、花朵、树叶等简单花纹进行装饰,不能很好的组织画面,在技能的掌握上也比较弱。张相欣在活动中不但不能掌握在正方形纸上用目测找中心和对称排列的方法,对色彩的感知能力也比董叶叶弱。在运用点、线、圆圈、花朵、树叶等简单花纹进行装饰,不能很好的组织画面,在技能的掌握上也比较弱。

反思:

通过两人近一段时间在绘画活动、手工活动等各个活动中的表现,我发现两人在技能技巧和动手能力、色彩感知能力上都比开学时有了一定的进步,但平时仍需进行强化练习,使他们通过练习,来提高他们在色彩和技能上的能力。

 

个案观察记录表

课题名称:

    童眼看苏州——地域性城市文化背景下幼儿艺术教育的实践研究

班级:中二班

内容(主题):民间工艺品

课时数:7课时

目标:

1、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2、  通过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幼儿观看各种檀香扇的幻灯片,欣赏各种不同形式的檀香扇,感受到丰富多彩的扇的世界。

3、  利用区域活动和自主性游戏活动,为幼儿提供开放的、丰富的、多功能、多层次的材料,创设特色活动区,引导幼儿进行手工艺创作活动。

课程内容:

欣赏:苏州的檀香扇         美术:漂亮的手帕

美术:折扇子               美术:印染丝巾

社会:各种各样的扇子      

美术:装饰蒲扇

区域活动:团扇

观察实录:

    在今天的区域活动中,元元手里拿着一把纸扇,边走边神气地摇着扇子。而此时,周围的小朋友的目光都被这把纸扇吸引住了,纷纷围了过来争着向这位小朋友借扇子看一看,到底这把纸扇是啥样的?扇子上画的是什么画,教室里一下子就“热闹”了起来。老师走了过来看了一下,很快地和小朋友一起研究起这扇子……在游戏结束时,老师特地请该小朋友上来介绍他的这把扇子的来历,同时老师也告诉了小朋友说,这把扇子漂亮的画是用嘴巴吹出来的,下次活动老师准备请小朋友一起来学学这一画画的新本领。据了解后来该老师真的就此生成了一节很成功的吹画的美术活动。

反思:

这一“意外事件”展示出来,此举,一是表明教师对幼儿兴趣点的支持,二是可以激起其他幼儿的共同关注,并让已有关注的幼儿增进进一步探究的欲望。后来据了解随后开展的吹画活动取得很成功,这应是属于意料之中。因为对幼儿来说,兴趣就是学习的最好老师。此案例从一个侧面告诉了我们,游戏与课程至少存在着这样的一层关系,即游戏可以作为课程活动生发的一个途径。